打個比方吧,比如說定一個人的罪需要5個證據,那楚崑崙的案子不需要細緻調查就已經有了10 個證據可以指證李鐵軍。在這種情況下,辦案刑警當然不想做過多的調查——只要能定罪就可以了,把多餘的精力用在其他案子上不是更好嗎?
“可是……”化身為十萬個為什麼的助手君又開口了:“可是作為最先到達現場的人,我們當時看到楚崑崙是背部朝上趴在床上的,為什麼他身受重傷的時候還有力氣翻身?”
收回前言,花生醬又問了個笨問題……
夏洛爾撇撇嘴,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又經不住那懇求的眼神她自認為的),開口提醒道:“你們真的是最先到達現場的嗎?”
“哦~~~”簡花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是鐵軍!鐵軍把他翻了過來!”
調查進行到這一步,案情已經明明白白的展現在夏洛爾的眼前。
十一年前,楚崑崙因為各種原因,萌生了輕生的想法。可他又不甘白白放過江文理這個小人,就制定了這個偽裝成謀殺的『自殺』計劃。
楚崑崙事先在床鋪上挖了一個洞,做好『自殺』的準備。又約了江文理在自己房間見面。然後他在見面前用準備好的機關刺傷自己,等另一個同謀李鐵軍進來後,再把他翻過來。因為血跡把床鋪上弄的一團『亂』,不仔細檢查的話根本不會發現『自殺』的痕跡。
只要李鐵軍在江文理到來前離開,再等江文理進房間後馬上跟著進入,就可以栽贓他殺人了。
楚崑崙的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完全犯罪了,只是栽贓的物件明明就是江文理,為什麼變成李鐵軍了呢?
是李鐵軍離開的速度太慢?
不對……關鍵還是那個喊聲,楚崑崙臨死前的大喊聲讓本就要出門的江文理更快的出現在房門前,更讓王胖子和簡花生成了目擊證人。
也就是說,楚崑崙自己破壞了自己的計劃,讓愛人李鐵軍成了罪犯。
這個推理前後邏輯有問題啊……
還有一點,李鐵軍肯定知道楚崑崙死於『自殺』,是什麼原因讓他在這十一年裡保持沉默,就算馬上要被執行死刑也沒開口的意思?
難道說……
夏洛爾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如果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話,楚崑崙臨死前的大喊以及李鐵軍的沉默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她的臉『色』微沉,喃喃自語道:“如果真相是這樣的話,未免也太殘酷了吧……”
喜歡夏醬的推理事件簿請大家收藏:()夏醬的推理事件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