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去醫院包紮傷口了,範強則是進了審訊室。
敢在抓捕的時候反抗襲警,他在審訊期間的日子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當然,動手是肯定不可能的。審訊室裡有24小時實時監控,所有的暴力行為被嚴格禁止。一旦毆打嫌犯被發現,開除公職之外,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人們總能想出一些辦法來繞過規則,比如不能動手,可以動口啊。
三班倒連續審問,讓嫌犯陷入極端疲勞,也是一種折磨人的好辦法。不少嫌犯就是倒在這種疲勞攻勢之下,乖乖交代了很多刑警們沒有掌握的罪行。
審訊室中的範強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什麼,他靜靜的坐在椅子上,眼神呆滯,不知道在想什麼。
我和老張對了個眼『色』,走進審訊室。
進了房間之後,我們兩看都不看範強一眼,自顧自的拿出案件資料,在桌子上擺放整齊。
這其實是一種心裡攻勢,給予犯人一種暗示,讓他知道自己不受重視,並不是重要人物。
我首先開口:“名字?”
嫌犯進了審訊室之後,都會有一套問個人資料的流程。這套流程看似無用,實際上確實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嫌犯更快的瞭解自己的處境,加強警務人員的威嚴感,讓審問更容易發展下去。
第一個問題是問名字,我們早就知道他是範強。這個問題看似毫無意義,實則是一個試探。試探嫌犯的態度,是想要抵抗到底還是會乖乖就範。
範強冷笑了一聲:“別來這一套,我告訴你們……”
我不管他說什麼,繼續用威嚴的語氣發問:“名字!”
這個時候,主審人員的態度很關鍵,一定要讓嫌犯知道現在不是在過家家,而是嚴肅的審訊。
經過幾分鐘的眼神僵持,範強最終還是選擇屈服,低聲說道:“範強。”
“『性』別?”
“男。”
“職業?”
“經營4s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