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軍師之我是三國龐士元> 第六十三章 天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三章 天下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當江辰附身的這個龐統,他扶保的蜀中劉備勢力,正如同那時一顆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之時,中原的曹操、東吳的孫權,這兩方勢力都為這件事情而大為震動!一連數日,身背各種情報竹簡送信的各類流星探馬,真得就像流星一樣,奔跑在大街小巷,穿梭在山川峽谷,現身於河流小舟……

還有那田野鄉間,榆陰柳下,三五成群的老農們,忙罷了手裡的活計,擦抹完了流淌出來的熱汗,聚在一起議論的全都是“西邊”的話題。這時候經常會走過一隊隊的披甲武士,手裡拿著長長的大戟,旌旗浩浩,他們穿的草鞋踩在田間的小路上,發出整齊的“嘎吱嘎吱”的聲音。

“你們聽說了沒有,大漢皇叔劉備佔領西川了!”這個訊息讓許都一帶的貧民百姓頗感困惑,我們的皇帝不是駕坐在許昌嗎?皇帝還多了個叔叔,到底這天下是誰的?還有,西川是個什麼地方?

當然,肯定有一些遺老遺少,還是期盼著歲月能倒流回百十來年前的,那個時代大漢天下一統,四夷親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時代世上所有的人,莫不以自己是一個大漢的子民而驕傲,周邊的各個蠻族紛紛入朝,蜂擁著都來加入“漢”族。

可如今呢?王室衰微,天下刀兵四起!群雄割據誅伐,曾經遍地牛羊的中原之地千裡無人,白骨於野!王道之不存也久矣!倒是那漢家的大臣曹操,開始招募流民,進行屯田,恢複生産,獎勵耕織,千裡沃野這才有了一線生機!

但他“挾天子令諸侯”,二十年的東徵西討,雖然平息了黃巾起義的餘亂,統一了北方的割據,但這位曹公的最終目標也昭然若揭於天下:他本人所做的一切還不是為了他一家之利?究竟這個天下該姓劉還是該姓曹?政治上紛紛擾擾讓無數的文人志士感覺到了迷茫和困惑,但人家曹公始終未因為你的困惑而停下他稱王稱霸的腳步。

在鄴城。

曹操勢力有兩個都城,一是許都,一是鄴城。許都是曹操把天子從被戰火毀棄的長安迎接到他的勢力範圍時,選定並建立的都城,打敗袁紹統一北方後,曹操有開始遷都的趨勢。尤其是近些年,私下裡改朝換代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據傳鄴城這地方是新王朝祥瑞預示的地方。

鄴城是魏公曹操在他的封地上建立起來的一座大都城,據記載,鄴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7裡,南北寬有5裡。有兩重城垣:郭城和宮城。城裡城外,全都有重兵把守,戒備森嚴。

著名的銅雀臺就在宮城裡面,另外還有金虎和冰井兩臺,平時供遊覽和檢閱城外軍馬演習之用,戰時作為城防要塞。

鄴城的西門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曹操曾在此操練水軍。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從銅雀三臺下流入宮禁地區,一部分河水分流至坊裡區,從東門附近流出城外。

唐人王勃曾寫過“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在這裡,魏公曹操,還有他的兩個頗有才華的兒子,在文學史上稱為“三曹”,開創了一代“建安風骨”,他們到了重大的時節,往往都登上高臺,會同各路文壇精英們,舉杯吟詠,高談闊論。

而現在的銅雀臺上,卻沒有了往日的風、流文士,這裡全都是軍界的政要,身邊四下的也都是些鐵甲武士,曹公正在和他的主要謀士們籌謀著“西征之事”。

顯然,劉備取西川的大事件,早已經震動了朝野上下,而魏公曹操更是覺得臉上極為不光彩,因為剛有一撥的“勸進”的表章裡,歌頌到了魏公已經是“今四海略平矣”!可是轉臉劉備取西川的軍報就傳得人盡皆知,還四海略平呢,曹操罵道,劉備他這是在打我的臉!你們都是幫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