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軍師之我是三國龐士元> 第十三章 懸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懸念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真想不到雒城被困了這麼多月,我們在城下守著城牆整天喝風,這城裡居然還有這麼多的酒肉和糧食哇!”

“嗚嗚……這真的是牛羊肉啊……老子都有半年沒見葷腥了!”

“主公下令讓盡情享用,你哪那麼多廢話?來來來……快盛飯!上菜!斟酒……都滿上,喝!”

“幹!”

“哈哈哈哈!”

兵進雒城,滿城都是大笑聲。數日來三萬多男人壓抑了太久的情緒,可得到釋放了,是大肆吃喝。

為此有人善意提醒要防備敵軍的反撲。雒城距離cd不到百裡之遙,這點路程架得住萬人級大部隊的一抬腳?那劉循會去而複返,突然殺個回馬槍嗎?

幾個軍中的智士都笑了:“一是劉璋本來就闇弱,加上劉循新敗,哪兒還有這個膽子?二是現在這進了城的三萬兵,可已經不同於在城下時,誰敢來奪他們嘴邊的肉?嗷嗷叫的三萬人能把他給嚼了!”

<101nove.d雖然一直沒有什麼動靜,也要防患於未然嘛,基本的防禦和正常的巡邏還是要加強的,只要不做得過分和誇張。對這件事總負責的人,就是軍師中郎將,龐統龐軍師也就是江辰,所以他還要拖著帶傷的身子,偶爾也來個巡視一番的事情。

現在時間,已經是建安十九年的春天,三四月份,天氣不覺已經轉暖了。一股燥熱使人心情浮躁。話說連日來雒城上下的那種熱鬧,真是盛況空前,用“狂歡”來形容全軍都不為過。

這一天,雒城城裡城外的一切都正常,只是熱鬧。真夠high的,但熱鬧也是相對的,進了城的三萬劉家軍是喜地歡天了,但城裡的百姓卻差不多全都關門閉戶,大街上除了軍隊,少見行人。

讓江辰略失望的是,期盼中的由百姓自發做出的“扶老攜幼,夾道歡迎”的場面是沒有的。什麼,與民同樂?那種場面太少見。江辰想想也明白了,春秋無義戰,三國也好不到了哪兒去,試問古代有哪場戰爭,是真正的替普通百姓著想的?

雖然劉備在入川來也廣收民心,已經比劉璋的軍隊的聲望都好了,但圍這長時間城能沒有敵意嗎,百姓總是膽小的。好在劉備也現實,沒有好大喜功到強迫人們都出來跪迎的地步。這已經不錯了。官和民之間互不侵犯已經是最大的仁義。不屠城已經是善舉了,這絕不誇張。

在漢末三國那個年月,對待戰爭中“久圍不克”的城池,以“屠城”手段來安撫軍方,這種事哪路諸侯基本上都做過,除了劉備。曹操打敗袁紹後就曾經直接坑殺過六七萬河北兵。固然這有其一定的落後歷史觀念和戰爭思維的背景淵源,但這種非人道的野蠻行徑,必將被文明所進化,但那也是多少年後的事兒了。

想昔日當陽一戰,劉備本可以輕裝直取江陵,但由於夾雜了數萬難民部隊因而行動緩慢,被曹軍騎兵追上被殺得大敗,但陰差陽錯的也正因如此,劉備他才“丟了芝麻,撿了個大西瓜”!

從表面上看,在軍事上看劉備是敗了,但從長期看,劉備卻是大勝而特勝,他萬萬沒想到,此後他的收獲遠比某場仗的輸贏要大得多,因為他得到了人心,這種無形的財富。

劉備因此落下了一個“仁義”的好名聲,長足的回報,其豐碩程度驚人:首先他贏得了整個荊州從百姓到士人的擁戴,因此在赤壁之戰後,反是劉備獲取了荊州大部的控制權;不止於此,劉備仁義的名聲遠播到了益州,引得張松、法正、李嚴、費詩、蔣琬等名士主動來投,促其成帝業,“功施到今”,這才是真正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個結果對只強調武力征服為目標的軍事家們,恐怕是個莫大的諷刺。不勝而勝,這是勝的一種最高境界嗎?恐怕往日被兵家傳人的龐統所看不起的那些鴻儒們,又要拿這個話題來說事兒了,要說:“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叛,戰必勝矣!”

其實學術界發展到了漢朝,還是有什麼“儒家”、“法家”、“兵家”、“道家”等等的思維潮流,簡單說他們各自標榜他們那一套理論,認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也不能迂腐的談仁義吧?

“因為該打的仗還得要打。”一邊在雒城城內走,江辰一邊這樣的胡思亂想著。

他身邊有魏延和馮習,這兩位門神一樣的家夥不離左右的緊跟著。保護軍師是應該的,但問題是,也太誇張了!

他們一左一右把軍師簇擁在中間,說保護,那種誠惶誠恐的巴結樣兒也真滑稽,恨不得找兩根棍子把體弱的軍師大人抬起來,三步兩步的就回過來頭問上一句:“軍師您累不累?您的傷不要緊吧?要不要歇會?口渴不渴,要用飯菜不……”

兩個大漢婆婆媽媽的,讓人直起雞皮疙瘩。

“說了我已經好了!!我說你倆,都給我回去!”江辰吼了兩句,但對這兩個蘑菇頭,根本就收不到任何效果。

張手不打笑臉人,這兩個將軍撇了自己重要的公幹專業給自己當保鏢,說什麼“防備刺客”,江辰拗不過只能讓他們跟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