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說他孃的病早已好轉,他在他娘身體無礙後就出來尋她,尋遍了宣州。
他想過去問知府大人,但是知府衙門哪兒是他進得去的。直到十來天前,他在宣州大街上冒死攔了老李的車駕,老李認得出葉知是她身邊的人,憐他忠心,才將她的行蹤告訴了他。
他來找來書院,可她已告假下山,他怕書院不養閑人,為了留在書院等她,就想到了掃地這麼個辦法。
葉知的這雙手本是用來拿筆的,到了這兒為她拿起了掃帚,梅蕭仁心裡那叫一個感動,真恨不得去求周主教,連帶葉知一塊兒收了。
但是她還能在這兒待上三個月,而葉知能追她到這兒,又豈會舍了她留下來讀書。
葉知環顧四周,確認無人方才低聲道:“周捕頭他們甚是想念大人,大人悄悄離開的那日,不少弟兄都落了淚,說下輩子要給大人當牛做馬。”
梅蕭仁望著山澗裡的濃霧凝眸,唇邊浮出笑意,慶幸自己走得早,不然她怎麼忍心看那幫爺們兒在她面前抹淚。
“公子還有三個月就能回宣州了吧?”
梅蕭仁回頭看向葉知,暫且還沒想好要不要她心裡堆積的事告訴他,只點了下頭。
葉知又問:“那大人這幾個月在這兒過得好嗎?”
“讀書的地方,哪兒能過得不好。”梅蕭仁回答得小聲,神色也顯得不怎麼輕松。
別人或許不容易察覺,但葉知跟隨梅蕭仁多年,自然能從自家大人的神色裡看出些什麼,可大人不願說,他也不便問。
梅蕭仁想帶葉知回行知院暫住,但是葉知堅持要守書院的規矩,說自己不是學生,不能住行知院,鐵了心要回書院給他在後苑備的小屋。
梅蕭仁不禁再次感嘆,葉知還是太實誠。
她獨自回到行知院,而房裡也只下剩她一人,因為蘇離的床已經空了出來
第二日一早,梅蕭仁在同窗們的矚目下回到尚學殿,獨坐在最後一排。
殿中所有的位置,僅她身邊的位置空著,而第一排原本的空缺已經被填滿……
文斌回來了。
書院重新接納了文斌,這是她今早才得知的事。
她忘不了進門時文斌朝她投來的輕蔑的目光,更忘不了先前蘇離那雙呆滯無神的眼睛。
楚鈺說,這個狀他會讓她親自告,而且告得無所顧忌。
雖然她不知這話的背後意味著什麼,是讓大學士給文尚書施壓?還是讓別的人給文尚書施壓……總之要讓文斌罪有應得!
正午,去梅蕭仁帶著葉知去飯堂吃午飯,一路上她身邊充斥著各種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