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勞民傷財之舉。”葉知都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梅蕭仁放下車簾,不再看外面的是是非非。
不管別人是善是惡,她得記住她爹的期許和主教大人的叮囑,固守本心。
臘月間,宣州府。
梅蕭仁揣著文書風塵僕僕回來,沒直接找去知府衙門,而是在城中找了間客棧歇息半日,等到黃昏時分才去李府登門拜訪。
李府的宅子她從前見過,官家門第,屋舍儼然,與她家相比,除了同樣富貴奢侈外,還有她家沒有的肅穆莊嚴。
守門的家丁收了拜帖,稟報之後才引她入府,帶她去了前院的偏廳。
廳外的兩個丫鬟打起簾子供她進去。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廳堂裡焚著炭火,很是暖和。
快一年沒見,老李的精神頭還是一如往常地好,坐在廳堂裡優哉遊哉地喝茶。
梅蕭仁行禮:“卑職見過大人。”
李知府這才放下茶盞,漫不經心的瞅了她一眼,“回來了?”
梅蕭仁面帶笑容,雙手拿著書院給她的文書,躬身呈上:“託大人的洪福。”
李知府翻開看了看,眼中閃過一絲驚色,“你小子行啊,結了業不說,還拔得頭籌。”
“大人,那我的……”梅蕭仁頓住了,想來不用她點破,老李應當知道她指的是她的調令。
李知府卻沒接她的話,而是放下文書,笑看著她問:“拿到‘國士’不容易吧?”
梅蕭仁皺起眉頭,作出一副勞神又憂心的模樣,垂眸感慨:“那是相當辛苦……”
“其實老夫當初的意思是你讀一年的書就夠了,沒非要讓你結業。”
梅蕭仁的神情有一瞬的僵卻,又不得不擠出笑意,“是……是嗎?”
“你肯用功,老夫甚是欣慰,你有這樣的殊榮是你的本事,也證明老夫沒看錯人嘛。”
“大人說得是。”梅蕭仁幹笑著點頭。
家丁在外稟報:“老爺,高大人在外求見,說是有河工要事想與老爺商議。”
李知府臉上浮出了些許愁容,“近來河工是件棘手的事,你回來得正好,可以幫高同知分擔分擔。”又道,“這樣,老夫即刻派人安排,你明日便上任吧。”
“明日這麼急?”梅蕭仁吃驚。
她本打算看過老李之後就回雲縣一趟,看看她爹。
“怎麼,明日不行?”李知府的語氣忽然就沉了下去。
老李的脾氣她知道,從前讓她去讀書都不帶商量,如今這關乎聖意的事更不容討價還價。
好在已是臘月,再過些日子就是年節,那時再回家也行。
梅蕭仁無奈拱手:“卑職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