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舉薦信就行了嗎,怎麼還要讓先生決定留不留?”梅蕭仁不禁皺了下眉頭。
“知府舉薦的也不一定是可造之材,是否收下,還得看諸位先生樂不樂意教。”小廝見怪不怪地笑了笑。
梅蕭仁沉默不語。她以為一座州府一年只能舉薦一個人的條件已稱得上是苛刻,沒想到就算知府舉薦了人來,人家也不一定收……
她隨小廝進了院子,能看見的僅是一個主廳和左右兩個偏廳,但抬頭遠眺,依稀還能看見後面有數層屋舍,可知這個院子修得不小。
“從前收還是不收都是由山長大人說了算,如今山長大人身體欠安,便由諸位先生商議後定奪。”
小廝走引著梅蕭仁進了主廳,將她的舉薦信放在正前的案桌上,對她道:“公子在此稍候,我去請先生們過來。”
梅蕭仁等在廳堂裡,只見這兒寬敞幹淨,正前擺著一張坐榻,左右各有十來張椅子,而堂中花瓶瓷器之類的陳設都非凡品,同樣不是她從前那個小衙門能比的。
等了約莫半盞茶的時間,她身後總算傳來了腳步聲,回頭一瞧,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她不過是來報個道而已,用得著這麼興師動眾?
梅蕭仁愣神之際,那些先生已經昂首闊步魚貫而入,很快就將數十張椅子坐得滿滿當當,沒剩一個座位,還有一些青衣先生們不得不站著。
他們穿的可都是官服……
梅蕭仁這才明瞭,怪不得書院的氛圍怪怪的,原來這兒的先生都是一群朝廷命官,而且從衣著來看,品階比她低的都沒幾個,坐在正前坐榻上的中年男子甚至還穿著四品以上的墨綠官服。
她覺得,恐怕連宣州的府臺衙門都沒這等排場。
等諸位先生坐好,梅蕭仁趕緊俯身見禮:“在下梅蕭仁,見過諸位先生。”
坐榻上的綠衣大官淡淡開口:“你還不是書院的弟子,依規矩不能稱我們先生,得叫大人。”
梅蕭仁略覺尷尬,不得不改口:“見過諸位大人。”
綠衣大官好似這才滿意,將目光從她身上挪開,看向桌上的舉薦信,拿起來過目。
他邊看邊問:“你是宣州人?”
梅蕭仁拱手答話:“正是。”
“你與李知府是何關系?”
梅蕭仁沒急著回答,她知道朝廷雖然給了知府舉薦人才的權力,但最忌諱的就是知府藉此以權謀私,推舉自己人,所以她不能承認自己和老李熟識,更不能承認自己有舉人的頭銜和在秋水縣當過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