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知府大人說得一本正經,梅蕭仁便懂得她需謹慎接待。好在衙門上下剛剛操練過迎接知府大人,順便再接一個也是手到擒來的事。
既然吏部主事要來,李知府便決定多留兩天,他打發了車駕,與梅蕭仁回到秋水縣衙,靜靜地喝茶等待。
梅蕭仁已經想起來主事是個什麼官,雖說是六部的人,可品階卻沒有知府大人高。知府大人對其如此恭敬,可見這是個人物,即便官銜不足為懼,但其一定有讓老李不得不以禮相待的地方。
直到下午才有衙役傳回訊息,說那位張大人已經到了城外。
梅蕭仁跟隨李知府迎出城去。
李知府看似對這個張大人客氣,但深諳官場之道他也知客氣歸客氣,姿態決不能放低,所以才先到後迎,而不是一早就拖著梅蕭仁上城門口去等。
一輛簡樸的馬車停在城門外,跟來的隨從也沒有多少,叫人看不出這是從上京遠道而來的京官。
這次做東迎客的是李知府,梅蕭仁只能默不作聲地跟在老李身後,聽著老李上前搭話。
等馬車上身著藍衣官服的人下來,李知府笑著作揖:“張主事,多年不見,主事大人可安好?”
“府臺大人,好久不見好久不見。”張主事拱手回敬。
梅蕭仁站在一旁,漠然看著兩個老頭各自端著架子,卻又裝出一副十分親近友好的樣子……表裡不一,這大概就是在官場裡與人打交道的精髓。
太陽落山,到了該請客吃飯時候。
梅蕭仁知曉她應當備上一桌酒席給這位張大人接風洗塵,可是李知府說張主事的喜好不一般,所以酒席也不能設得隨意。
她最終是照著張主事的喜好挑了一個設宴的地方。
外面是月上柳梢頭,裡面是脂粉飄香,笙簫不絕。
梅蕭仁的眼前,數個女子正在輕歌曼舞,而她端著酒杯一言不發地喝著,不曾看過誰,更沒留意到那頻頻拋到她面前的輕紗水袖。
李知府和張大人把酒言歡,正在興頭上,尤其是張大人,左擁右抱樂好不自在。
“梅蕭仁。”
李知府忽然喚了一聲,梅蕭仁抬頭就見知府大人正沖她使著眼色。
“你的事我可沒少託張大人幫忙,還不快敬張大人一杯。”
梅蕭仁聞言便端起酒杯,恭敬道: “卑職敬張大人,多謝張大人的照拂。”
張主事欣然接受他的敬意,笑說:“哪裡哪裡,梅老弟年輕有為,我等身在吏部,掌課考擢升,自當任人以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