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
秦浩知道現在弄出一個單兵作戰部隊出來,確實有點晚了,但對於以後的發展還是有利無弊,他覺得非常可行。
“王翦,一個大國最重要的是根基。”秦浩說道:“凡事今天做,總比明天開始要快。”
“諾~”
秦浩繼續說道:“挑釁一些年輕的,體魄好的,由你親自帶隊訓練,很快我就會把如何訓練他們的方案都教授給你……同時也百夫長下面的制度改改,十人為一個班,三十人為一個排……退避後,班長以後可以鄉村任教頭,教授孩子們攻防戰還有謀略……排長以後就是書院的武術教頭,教授每一個書院的學生的武術課程。”
“這也讓一些士兵老有所養,國家不負他們。”
秦浩知道,古代士兵基本是沒有養老。
古代計程車兵,除非立過軍功,或者是軍官,其他的都是沒有養老。
這也不是古代人不通情達理,沒人性。
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實在養不起。
“還有,把這教書的都給我義務,我們要做到人人有書讀,只要他們肯讀,我們就肯教。”
“這恐怕有點難?”
王翦說道:“教書先生的質量參差不一不說,而且孩子們也算是家裡的一個勞動力?”
古代,窮人家的孩子都是要幹活。
這都是為了生計。
“我們現在不是有餘糧嗎?”秦浩回道,差不多建造一個書院,同時這一日三餐國家出了。”
秦浩就不相信,免費的教書,免費的吃喝睡,估計很多的父母都會考慮到兒子的前程,都會讓他去讀書,或者對於古代的窮苦人家來說,想出人頭地,要麼讀書,要麼從軍,別無他法。
“可這負擔?”
秦浩知道這肯定是個不小的負擔。
秦浩敢開這個口,那自然是有把握,教書先生都是靠教授一個學生收多少錢,同時去這學生家裡頭吃喝睡,或者學生集體給教書先生租房,使得古代想要讀書,窮人都讀不起的最終緣故。
十年寒窗苦,對於窮苦人家,別說是十年,那怕是一年都撐不了。
可教育這種,給教書先生古代的薪資,至於學不學,那就看這些學生了。
這有讀書的人肯定比沒讀書的人,他的腦袋要發達一些。
打戰四肢發達未必就是好事。
知識也能夠用於戰爭。
秦浩可知道這知識的戰爭是多麼恐怖。
“王上,一個教書先生教五十個學生,是不是有點牽強?”王翦可記得,他求學的那個時候,一個先生也就教幾個學生。
秦浩不以為然道:“我們教的是他們讀書寫字,能不能成才還不得看他們自己?再說大街上有不少靠給人寫書信,讀書信收錢的老先生,他們一個月能夠賺多少錢?讓他們去教書他們也是學有所用,身份也是水漲船高,他們會不樂意嗎?”
“這也是有道理。”
“王翦,這可是一個大國的根基,所以教育還是很重要,同時也制定一些假期,畢竟窮苦人家也都是要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