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風夢秋雨> 第二章 多恨傷情洖鼐橋 熊山城內阿婆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多恨傷情洖鼐橋 熊山城內阿婆家 (1 / 1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楊震很喜歡孩子們常常教風夢秋雨,寫字認書,甚至編一些童謠兒歌唱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跟外公在一起的日子總是樂滋滋的。

孩子們上學去了,大人們都上山下地幹活,家裡冷冷清清的。楊震一個人到祖墳去看看棗兒和槐兒的墓地有沒有被雨水沖刷。

楊震一人獨自漫步到墳地裡。冷不丁看到兩個身影,心底驚惑道:莫非是棗兒槐兒知道我今天要來看他們,卻自己爬出來了?

定睛一看,呀,原來是張尚峰和顧頂火兩個人正在燒紙馬錢糧。尚峰立著把煽,道:你倆專營這事,還這麼迷信呀?

兩人回身道:家人活著時,我們太對不起他們了,現在他們死了,我們多燒些冥紙,以慰藉逝去的靈魂,心裡頭也感到些須寬慰。

尚峰道:楊老師,你不也信嗎?要麼你跑來幹什麼呢?

不要這樣叫,我愧對教師這一職業。我來這裡是懷念死去的棗兒和槐兒,沒有別的。

顧頂火道:您永遠是我們心中的好老師,您真才實學,剛正不阿,寬宏大量,鎮上的人們都知道,如果你願意教我們知識,教我們讀書,我們一定會感激不盡。

楊震嘆了一口氣,感懷道:不做活佛不坐禪,粗茶淡飯麻繩床。生涯只愛書與筆,遊跡陋室清水旁。孤燈形影共春老,冷月窗前獨枕眠。遠去浮華人憔悴,壟中兒女淚傷行。

倆人聞後,不知何意,尚峰泣淚跪道: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頂火也趕忙跪下複念之。

楊震扶起兩人道:過去的事都不要提了,咱們把墳地的雜草拔一拔。

尚峰道:好嘞,楊老師我們來,您休息。

楊震道:大家一起動手才是誠意。

是,是,是。那叫頂火烤些番薯當祭祀品。

荒山野嶺哪兒去找番薯來?

頂火接聲道:有的,我們在祖墳邊的土堆裡刨有泥洞,裡頭儲藏著番薯,土豆,芋頭,碗筷杯盤,酒等。

那好,就拿些來吧。

楊震在棗兒槐兒的墳頭擺上一碗清水,一盤地瓜,一碟土豆。

頂火道:楊老師,點柱香,燒些紙錢吧?

這些免掉。一來,水火無情,安全隱患大;二來,悼念逝者重在於心。

楊震繼續道:人活著時要懂珍惜親人朋友;人死後要常常懷念逝者。有些人活著時家庭中人一點都不和睦,死後為了“孝敬”的虛名把祭祀之禮弄得很隆重。這種勞命傷財的外表,實在是虛偽與愚昧。

只要有心,任何時候都可以祭祀哀思,未必定要在清明節。供品只要簡簡單單的果饌甚至一杯清水就可以,千萬不要奢侈傷神,關鍵在於誠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