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8 結局 (2 / 2)

在英吉利海峽稍微試探了一下後,德軍開始攻略北歐各國,尤其是德國海軍的戰艦頻頻出動。不堪引誘的英國皇家海軍意圖在北歐海域重演日德蘭,但是正好陷入元首的陷阱,提前享受了一把大和號最終出擊的待遇,損失了半數以上的艦艇,尤其是主力艦,八成都損失在這片海域了。

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元首就征服了整個歐洲——英國除外。雖然因為各地遊擊隊的存在,歐陸還不能算是平穩,德軍也被牽扯了一部分兵力,但是這狀況不管怎麼看,英國人都輸定了。

於是美國佬坐不住了,沒了羅斯福的美國人仍舊是想盡辦法拉偏架,直到最後發現,如果自己不親自下場,英國人哪怕因為丘吉爾首相的先見之明,在本土仍舊擁有一定裝備齊全的陸軍,也撐不了兩年。

於是,德國潛艇擊沉美國郵輪的戲碼再次上演,美國人正式參戰,大量美國小夥子們短暫的訓練後就和英國盟友們一起在非洲和德國人開片——以一比五的交換比被教做人。

眼看著最大boss終於下場的黃克銘終於在西伯利亞玩膩了,到目前為止,他都殲滅掉三百萬的蘇聯武裝力量了,手裡的毛子俘虜超過了一百萬,和一百多萬的毛子平民們一起在修理地球。每個月的二鍋頭消耗量大得驚人,他都在考慮是不是真的往裡面兌工業酒精了。

這兩百多萬毛子修建隊全是青壯年,這邊的老弱婦孺全都被黃克銘遣返回了蘇聯歐陸方面。但即使是背上了如此沉重負擔,斯大林仍然一波接著一波的往前線添油。

所以,自認文明人的黃克銘決定找斯大林講道理——帶著已經擴充到四百萬的蘇聯總攻軍團去。

越過了烏拉爾山,黃種人軍隊出現在了歐洲的土地上,這讓英美德三國的戰爭烈度稍微降低了點,但是隨著大和兵團陷入了斯大林格勒等泥潭,和兄貴毛子玩起了哲學後,這三國又放心的繼續開片了。

黃克銘在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等城市玩圍點打援玩了兩年,就連斯大林這個深井冰都學乖不往前線派軍隊了,才慢吞吞的吞下了已經變成了廢墟和死地的蘇聯城市。

這時候,蘇聯總共才1.6億人,和元首玩換命還撐得住,和治下八億人口的黃克銘玩那就是搞笑了。至於說物資補給的問題,那就更沒問題了,黃克銘直接常駐前線,空間們和明末時空的工業基地相連,看誰補給的消耗大。

五年時間,蘇聯單單是兵力的損失就達到了一千萬——大部分都在俘虜營裡修地球——這可是實打實的損失,不算被打散、受傷的部隊。至於平民損失就更大了,黃克銘的部隊遇到點攻堅問題就呼叫火力支援。

現在要不是黃克銘還沒推進,蘇聯早就玩完了。而黃克銘還沒推進的原因也很好懂,再推進的話還讓不讓元首和英美愉快的玩耍了。於是黃克銘開始在印度洋和南洋愉快的摘果子,徹底平定了大洋洲各地,進軍中東和印度,和中亞兵團合流。

於是,看到中華聯邦又陷入了另一個泥潭後,英美德三國又開始愉快的開片了。等到聽說中東發現海量石油並且已經被中華聯邦開發的訊息後,這三國已經停不下了,這時候元首的軍團都已經登上了英國本土,開始在英國本土玩巷戰了,這怎麼可能停戰。

整合了基本上整個亞洲的人力外加明末時空的人力,空前龐大的軍隊開始集結,就等著黃克銘一聲令下,開始平推全世界——而事實上,黃克銘也是這麼做的,雲爆彈開路,歐洲各國被平推,遇到抵抗頑強的城市直接雲爆彈洗地,不讓一個人存活。這是亡國滅種之戰,也不用顧慮影響了。

1946年,美國海軍徹底失去戰鬥能力,靠著黃克銘的遠距離運送能力,登陸戰變得十分容易,中華聯邦軍隊往往是在美國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然後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1947年,美國內部分裂,相當一部分財團掌握的勢力投降黃克銘。與此同時,元首在地堡內投降,這一次他倒是沒自殺。

1948年,近代時空被征服。

1950年,近代時空整合完畢。

之後,三國時空用了兩年時間控制了全球比較有規模的人類文明聚居地。

在之後嘛,我不想寫了,這兩個月痛風折磨的太厲害,就這樣吧。第一本寫完,恩,算是寫完的書,我也知道寫得不好,自己不少寫作習慣一直在變,中間有不少情節別說你們,我自己都看不下去,所以這本就這樣吧,各位再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