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黃克銘在雲南、四川、廣西、貴州、陝西、寧夏、甘肅、內蒙古都分別打下了一個樁子。當然,根據地點的不同佈置的人員也有所不同,像是內蒙古地區的人員都有馬術精通這一技能,四川地區則是全員山地戰精通。
初期不會讓他們去打城鎮的主意,只會讓他們在村寨這一規模的地方活動。哪一部分的人先控制了一個鎮子規模的地區,黃克銘就會向這一地區加派人手,確保自己的掌控力。等這幾個省的人手都控制了縣級行政單位的時候就會讓他們組建政黨,當然什麼政黨無所謂,關鍵是路子要正。
這裡面陝甘寧地區的人員最多,因為他們面對的局勢最困難、最複雜,但是這一地區的訊息也是最閉塞的,所以黃克銘也敢拿出來不少好東西,包括剛從現代得到的一些樣品也投放到了這一地區,包括步戰車之類的對付那些三馬五馬的要多好使有多好使。
當然,針對他們打得宗教旗幟,黃克銘也不是沒想過辦法,這小子直接在幾個清真寺替自己招出來的清真徒展示了所謂的“神跡”,再和一些寺廟的高層“親切”交談了一番,三馬這一下是徹底沒了依仗。
雖然這裡回漢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小了,但是經過不斷地開導,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宣傳回漢友好,然後推廣兩族合作事業,雙管齊下,一邊經濟紅利,一邊宗教誘導,總是能讓大部分人和平相處的。
這幾個地方裡面工作最容易展開的倒是四川地區,這個地區有點兵的就自稱一個司令,像是黃克銘在這裡丟下幾十號人,佔了幾個村子的勢力更是多如牛毛。
不過不同的是大部分這種小勢力目光只會放在徵兵、搶財之上,對於這一地區的民心、發展什麼的完全沒有考慮過。
黃克銘扔下的這一部分人可不會這麼做,他們先是打探清楚周圍村鎮裡為富不仁的地主老財們的情況,或許存在那種肯造福家鄉的書香門第,但是這周圍的地主明顯不是這一類的,一抓一個準,全都有壓迫佃戶,欺詐村民、放高利貸等等的行為。
這些地主家裡頂多就是十幾個長隨,三四條長槍,還有的是老套筒之類的,怎麼可能攔得住比這時代列強還要強悍的輕步兵的攻擊?幾發下去就會投降,乖乖的拿出銀貨出來買命。
這些地主老財們的思想還停留在舊時代,哪能想到這夥強人就是拿他們當做收買民心的道具呢?就像黃克銘在王家莊做的一樣,把村子裡的人都集中起來,然後公審這些地主老財和他們的狗腿子,甚至一些村霸之類的也會到上頭走一遭。
繳獲的戰利品這一次黃克銘一分錢都沒要,全部都分給了下面這些貧民。分到了錢財、糧食、衣物甚至是土地的農民們徹底被拉上了黃克銘的戰車,尤其是那些聲淚俱下哭訴地主的佃戶,更是成了黃克銘的死忠。
之後在第一個村子駐留了數日,辦好了村子的花名錄,分好了田地,規定了新律法,成立了村支部,完完全全搭建起了基層行政單位後黃克銘才離開,做完這一個示範,他留下的人也就知道自家元首到底要怎樣的一個模式了。
相似的雲南、貴州等地也是同樣的做法,這些地方雖然都是民國政府控制的地區,但是大家都清楚民國初年所謂的革命政府是一個什麼樣的笑話,對地方尤其是宗族大戶們的傳統控制地帶更是放任自流。
雲南大理更是因為一場大地震變成了最容易渾水摸魚的地方,黃克銘的人直接組織起了災民展開了抗災自救行動,至於行動中間重新建立起的村鎮及周邊的工廠、田地、道路就都是這些根據地的財産了,誰要是眼紅伸手了,護村隊、護路隊、護廠隊等新組建的軍事武裝會教他們做人的。
而且這時候是1925年,中原各地發生的大事吸引走了所有人的眼球和精力,孫國父逝世、香港罷工、外國人槍擊國人、廣東大戰等等,誰還能注意到黃克銘停留的這些窮鄉僻壤啊。
就這樣,一個月的時間黃克銘就在上述幾個省佈下了棋子,然後又是三個多月的時間這些棋子就全部紮根當地,發展的紅紅火火,仗著先進的武器,精銳的核心兵力,領先的制度還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誰敢把手伸過來就要做好被砍斷爪子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