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的言論事無鉅細的走進了李世民的御書房內,當看見來年必有大災的預測之後,這位威嚴的帝王有些遲疑。
追問身邊的內侍,得以肯定的反饋,並沒有奏摺報上來。
“越發的荒唐了!”李世民語氣沉重,道:“打雷下雨本是上天之威,若是人為製造,還了得?”
有些心驚膽戰的將這秘折丟到了一旁,他的考慮另外一件事。
說來也真讓人擔心,這個秋天實在太過於反常,尤其到了中秋,地也如那劉華所言併為凍,長此以往下去,會不會預言成真?
“陛下,以老奴所見!郡王此舉有些孟浪了,所謂君子不以背後論事,蕭相雖說在這事上有所偏頗,但也本著為陛下分憂而為。”
魏老太監也是武德舊人,自然是偏向於蕭瑀,見縫插針的美言幾句也算是相互幫助。
李世民不為所動的撇了魏老太監一眼,沒有說話。
就是這麼一個眼神,讓老太監全身發毛。
伴君如伴虎,當今這位陛下,越發的讓人難以猜測了。
“今天就到這裡!”
李世民起身便走,魏老太監連忙跟上,直達後宮。
長孫皇后在太監的稟報下連忙出迎,起身後看了一眼皇帝,見他臉色雖然如常,但眼眸深處有一些陰沉,就清楚皇帝的心情不太好。
不動聲色的屏退了下人,親手端來了羹湯放在了桌子上,笑道:“陛下日理萬機,難得來我這裡一趟,這也是中午熬的,火候剛剛好!”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那可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朕有這個口福。”
“看陛下說的,只要您喜歡,臣妾倒是希望天天做給陛下吃。”
看著長孫皇后的哀怨,李世民目光躲閃的嘆了一口氣,心情莫名的虧欠了起來。想他做秦王的那會,雖說日子總過的提心吊膽,但好在時間比較多,夫妻二人能長相廝守。
如今……
“觀音婢,朕是把事情看的太簡單了些,那些寒門子弟看來也達不到期望,長此以往下去,這天下終究會國將不國啊!”
在李世民的眼裡,感情這東西已經不是生活必需品。他所擔心的,有突厥,有高麗,有已經煙消雲散的太子黨,也有武德舊人,但偏偏沒有兒女私情。
“豪門世家數百年屹立不倒,可不是隨便的一個法子就能解決!陛下也是急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決也要徐徐圖之。”
長孫皇后看待問題總是那樣的一針見血,所謂科舉無非就是打破世家豪門對官場朝堂的壟斷,但上有政策下必有對策。這些無孔不入的豪門世家怎可能輕易將到手的權利放手?不僅僅派遣自家子弟參加科舉,同時花大力氣籠絡寒門子弟,算是徹底的破了皇帝這一手。
“算了,不說這事了!”李世民略顯煩躁,擺了擺手一本正經的問道:“倒是皇后你這邊對那叫劉華的孩子,可否有關注?”
長孫皇后聞言輕笑,道:“看來陛下是急了,以臣妾看來這事反而要順其自然。如今皇兄陪在那孩子身邊,不會有事的!臣妾聽聞那孩子在西城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日子過的好不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