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倒是引起了在場幾人的好奇。】
【魚腹中怎麼可能會有紙條?】
【胖書生似乎很滿意自己引起的效果,他繼續說道:“前夜大雨,山洪沖垮了茗山西麓,竟然有一塊石碣被衝了出來。你們猜猜看,上面寫了什麼?”】
【“石碣?石碑!”眾人越發驚訝。】
【胖書生得意地笑了笑,說:“你們肯定猜不著,上面寫的和那位終南山隱居的少保陸沉有關。”】
【“和那位終南山隱居的少保有關?”】
【此話一出,白衣女子也是抬眸看去。】
【長凳上的美婦人也是望去。】
【胖書生見此,有點飄飄然,不由清了清嗓子。】
【站在門口的佩刀漢子也是有些好奇,何物和陸沉少保相關。】
【老者捻著鬍子,笑著催促道:“小友,你就別賣關子了?”】
【剛剛二人下棋,幾人閒聊,已經知道兩名書生是隔壁郡的秀才,這次進京備考,正是夏末秋初,想一邊遊覽一邊進京,時間也來得及。】
【這位老者姓鄒,曾在京都當官,但已辭官歸隱多年。此次重返京都,乃因當今天子欲編纂大慶國書大綱,他作為一代大儒,受到了朝廷的盛情邀請。】
【伱也有些好奇,什麼事和你有關!】
【胖書生沉穩地述說:“據說那石碣之事已驚動都察院,連夜被拉往京都,但訊息已被封鎖。”】
【“然而,風聲仍是不脛而走。”】
【白衣女子憶起,今日的嶽塘江上,騎馬穿行者眾多,其中不乏身著魚龍服之人。】
【都察院著魚龍服,有權檢察百官。】
【此事莫非與石碑之事有關?】
【綠裙女子好奇地向胖書生詢問:“你是如何得知這些訊息的?”】
【兩名女子身份非是凡俗,尤其是這嶽塘江地界。】
【瘦書生拆臺道:“這位老兄,來了此地可是一直沉迷在溫柔鄉,那個地方來往江湖廟堂,可是訊息通達之地。”】
【胖書生一窘,溫柔鄉自然是“煙青樓”之地。】
【幾人會心一笑,佩刀壯漢也是如此。】
【胖書生尷尬地笑了笑,試圖轉移話題。】
【他環顧四周,見幾人到是聚精會神聽著,鄭重一字一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