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越來越忙,林業公司,旅遊公司,陸續走上正軌。
黑山傢俬長發展壯大,成為耀眼的現金牛。
黑山村的人,也紛紛做生意,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十九中新一個學期開學時,招收到近千名學生,其中初中三個年級十八個班,高中三個年級九個班,每個班有五十名左右的學生。
這一千多名學生的吃喝拉撒,足以養活黑山村的一般村民。
不過收入的大頭,還是來天狼山旅遊的有錢人。
孫磊僱傭的工人,是另一個收入來源,每月都有一大筆資金,注入當地經濟,拉動消費。
最明顯的變化時,建房子的人越來越多,房子修建得越來越漂亮,高大。
還有就是車子,也越來越多了,馳騁在大黑公路上。
孫磊還是老樣子,一有時間,就會上楊森的車,去周圍村子裡拉木料。
他這樣做,表面上,給人一種勤勞刻苦的印象。
不過只有他自己知道,真正目的是,在運輸過程中,就完成木料的改進。
用百草之力和山河之力,改造木料,是黑山傢俬成就高檔品牌,打造一流口碑的根基。
但是隨著木廠面積擴大,孫磊發現要想做點小動作,越來越難。
最好的時候,就是購買之處,完成改造。
出售木料的賣方是前山村的人,距離黑山村大約多裡路。
除了楊森,還有另外兩名司機,開著三臺大卡車。
孫磊坐在楊森的車子上,到達前山村。
收購的過程很順利,每一根木料,裝上汽車前,孫磊都要仔細的觀察一遍,沒有瑕疵,方才方形。
在這個過程中,他暗中打入一股草木之力。
回廠的路上,突然出現一臺農用拖拉機,攔在路中間。
”前面的老鄉,是不是車子壞了,要不要幫忙?”楊森踩剎機停車,腦袋伸出車窗,熱情的問道。
”好啊,請你們下車,幫忙推一下!”拖拉機司機點頭道。
”不要下車!”孫磊意識到不對,制止楊森。
另外兩臺車的司機,唯楊森馬首是瞻,見他沒有下車,也坐在車裡。
”切,原來你們是消遣我啊?”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傳來,從路邊的樹林裡,走出十幾個人,手裡拿著鐵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