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衡急忙喊道“快,快把本撫的千里鏡拿出來!”
一旁的侍從端來一個精緻的盒子,高名衡開啟,從明黃色絲綢上,拿起一支單筒望遠鏡。
望遠鏡誕生於1608年,由荷蘭人漢斯·利伯發明。
雖然這東西不是大明發明的,但現在卻已經得到了廣泛使用。
大明朝有一批開眼看世界的官員,比如李之藻,徐光啟,孫元化等,他們都對西方科學技術有較深的瞭解。
當接觸到望遠鏡之後,他們很快就想到了這望遠鏡在軍事上的廣泛運用,於是開始跟澳門的葡萄牙人採購一批望遠鏡。
裝備軍隊後,得到了將領們的一致好評,於是崇禎皇帝下令,讓工部負責研製望遠鏡。
經過多番嘗試,成功的製造出瞭望遠鏡,雖然效能上略微比進口的差一些,但用於觀察敵情非常方便,幾乎總兵級別的將領都有配備。
而高名衡手中這支做工精美的望遠鏡,則是崇禎皇帝下令,專門為統兵的文官們打造的。
可以看出,大明朝雖然在科學技術方面,稍稍落後於西方,但瞭解到先進科技後,便開始學習,研究,最終為己所用。
相比之下,韃清入關後,因為擔心漢人造反,非但焚燒各種科學技術著作,燒燬各類兵器書籍,禁止使用火器,還大興文字獄,捕殺有進步思想的仁人志士,禁錮人們的細想。
韃清統治下的炎黃大地,近三百年的時間裡,科學技術和人文思想非但沒有丁點進步,還有大量後退。
以至於被髮展了兩三百年的西方列強打上門,沒有絲毫招架之力,最後連小小的東洋鬼子,都能欺負到華夏百姓頭上。
此外,韃清三百年的禍害,讓新生的共和國,在立國之初就落後西方世界上百年。
經過七十年的勵精圖治,飛速發展,仍未能完成反超。
以至於一些人在看到共和國和西方的差距後,不去思考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反倒覺得是共和國自己的問題,一味跪舔西方國家。
於是,一大批膝蓋生根,跪著站不起來,還試圖拉著別人一起跪下,崇洋媚外的慕洋犬,便孕育而生了。
狗韃清誤我中華三百年,這話一點都沒錯。
就在開封城頭一眾文官武將驚奇的目光中,兩支兵馬的距離越來越近,很快就來到了不足一里的位置。
望著羅汝才的二十萬大軍,猶如潮水般壓過來,賈璉嘴角再度出現了一絲殘忍的微笑。
“變陣!”
一聲令下,晉西鎮的將士們迅速變陣,由原本的長陣,變成五個方陣。
每一個方陣,都有一千步兵和一千火銃兵,步兵手持長矛,位於方陣的四個邊,而火銃兵們則位居方陣的四角,這樣的安排,可以讓他們保持最大的射界。
這便是最為典型的西班牙大方陣了,一半是用於對付騎兵的,但賈璉今天就是要拿來對付步兵。
五個方陣排列成‘人’字型,前面三個要面對賊軍最猛烈的衝擊,都是米尼槍兵。
這是米尼槍第一次正式作戰,絕對會讓賊軍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炮營的四十門佛郎機,都被分散到五個方陣之中,每個方陣八門,每一面兩門。
至於從袁宗第和紅娘子手中繳獲的八門佛郎機,則全部被安排在五個方陣的西側,也就是說,面向西面的佛郎機炮,足足有十八門,其餘每個方向都有十門。
望著賈璉這一番佈置,羅汝才也有些迷惑了“這明將是不是腦袋被驢踢了?本來就只有萬把人,這還分成五塊,列的這薄薄的戰陣有什麼用?這不是隨便一衝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