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過,高一功,劉宗敏等李自成的部將不同,綽號‘曹操’的羅汝才,是與李自成平起平坐的。
這五十萬大軍,實際上只有三十萬直屬於李自成,剩下的二十萬,都是羅汝才,他們之間是盟友關係,而非上下級。
去年這個時候,羅汝才還在四川與湖廣之間的山區,和張獻忠一起鑽山溝。
但後來倆人鬧了矛盾,羅汝才一氣之下,便跑到豫南來,跟李自成聯合起來了。
張獻忠則跑到湖廣東部的大別山,跟革左五營抱團去了。
除開最開始的洛陽之戰外,後續的項城,襄城,汝寧等數次大戰,羅汝才都出力甚多,也拿到了不少好處。
以前雙方都面對明軍的強大壓力,只能抱團取暖,免得重蹈其他隊伍的覆轍。
畢竟在崇禎八年的時候,農民軍還有三十六營,而現在呢,只剩下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以及革左五營,這區區八支隊伍了。
甚至嚴格來說只有四支,革左五營加起來,實力都不及其他任何三家中任何一家大。
李自成和羅汝才聯合後,幾次與明軍大戰都以勝利結束,現在再度擊敗三十萬明軍,他們的處境不再像以前那麼艱難了。
現在雖然還是處於聯營狀態,但外部壓力驟減,雙方都不想繼續平起平坐,想把對方想壓下去。
李自成自然知道羅汝才想什麼,直接拒絕了他的提議“羅大哥,這一戰就不勞煩你動手了,我李自成在這支明軍手上吃了虧,若是不找回場子,豈不讓人笑話!”
然後對著麾下諸將問道“你們誰願意去消滅這支明軍?”
一眾將領紛紛請戰,都希望能得到這個出戰的機會,畢竟他們之間也是競爭關係,這麼好的出人頭地的機會,豈能放過。
最終,經過一番抉擇,李自成選擇了袁宗第。
袁宗第,跟一代闖王高迎祥一樣,是個馬販子。
崇禎三年就加入李自成的老八隊,是李自成的絕對嫡系,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值得信任。
得到李自成的命令後,袁宗第殺氣騰騰的出了營帳,帶上五萬兵馬,直撲陶店鎮而去。
當袁宗第帶著五萬兵馬來到陶店鎮時,賈璉已經率軍佔領了陶店鎮的渡口。
駐守這裡的五千闖軍,被殺被俘三千多,其餘的全部逃走了。
而賈璉麾下的一萬五千人,也已經全部渡過黃河。
看到闖軍五萬人前來阻擊,賈璉有些不屑的說道“這李自成吃了虧還不漲見識,清水河一戰擊敗他四萬大軍,他這次居然只派了五萬人,這麼看不起我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伯爺,這次要不要我的炮營火力全開,狠狠的炸他們?”
“用不著,闖賊才來了五萬人,用不著這麼大的陣仗!”
對於這五萬闖軍,賈璉壓根沒放在眼裡。
雖然現在的闖軍,已經漸漸脫離了流寇的性質,朝著正規軍的方向轉變,但這個過程還沒結束。
至少,闖軍現在還沒有形成標準建制,依舊是李自成管轄幾個大頭目,大頭目下面幾個小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