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很是想不通這個問題,不說他祖父萬曆皇帝,還有大哥木匠皇帝,勤政方面,就算是跟太祖皇帝也能比一比。
他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時光,那個時候他還是信王,大哥朱由校整天忙著做木工,朝政由太監魏忠賢把持。
雖天災不斷,但建奴也只是在遼東折騰,山東發生了一次規模高達五十萬人的民變,但不到三個月就平息了襲來。
而他執政以來,先是西北民變,愈演愈烈,從陝甘開始流竄到三晉,北直隸,河南,湖廣,四川,南直隸,甚至還挖了朱元璋的祖墳。
而後建奴不但在遼東折騰,還跑到京師周邊折騰,數次攻打京城。
雖然都有驚無險的撐住了,但每次建奴離開,都劫掠了大量百姓和金銀財物,朝廷顏面盡失。
“難道,朕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一想到這十多年來的內憂外患,崇禎此刻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很快,內閣首輔周延儒便打斷了他的沉思“陛下,襄城一戰我大明軍隊慘敗,三邊總督汪喬年戰死,闖賊越發囂張,必然會禍亂中原,若是開封被闖賊攻陷,局勢便越發不可收拾,還請陛下造作決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襄城之戰,便是由三邊總督汪喬年統帥五部總兵,二十萬大軍,圍剿闖賊李自成。
結果因為賀人龍擅自撤軍,導致軍心打亂,李自成趁機進攻,汪喬年戰死,損失超過十萬兵馬。
一想到還在僵持的遼東戰局,崇禎就一陣頭大,不過還是想辦法對付中原的闖賊。
“諸位愛卿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兵部尚書陳新甲則上前稟報“陛下,臣以為當儘早調集重兵,消滅闖賊,且不可讓其再度做大。現在平賊將軍左良玉擁兵二十萬,外加楊德政,方國安,虎大威等六部身處河南三晉的兵馬,由四省總督丁啟睿統一指揮,配合保定總督楊文嶽,一戰而定,全殲闖賊!”
結果刑部尚書鄭三俊一臉憂慮道“左良玉雖兵強馬壯,但驕橫跋扈,傅宗龍,汪喬年兩任總督都不能有效節制,若不派一名能震懾左良玉的大臣,恐怕此次圍殲闖賊困難重重啊!”
“諸位愛卿可有推薦人選?”
吏部尚書李日宣卻開口道“陛下,臣舉薦前戶部尚書侯恂。左良玉是侯恂一手提拔,左良玉不敢不尊其令,臣以為可由侯恂坐鎮開封,定然一戰而定!”
聽到侯恂的名字,崇禎也是一陣厭惡。
侯恂從崇禎六年開始,當了三年戶部尚書,但有幾個州縣未能繳納足夠賦稅,侯恂收受賄賂,隱瞞不報。
後來被崇禎得知,便一怒之下將其關進詔獄,到現在已經有六年了。
崇禎是很不願意讓侯恂復出的,他對欺騙自己的人恨之入骨,就像騙他騙的最狠的袁崇煥,被他下令凌遲處死。
但李日宣說的沒錯,左良玉交橫跋扈,也只有侯恂治的住他。
正在崇禎皇帝糾結,要不要把侯恂從詔獄放出來,去轄制左良玉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喊聲,如同潮水般湧來,而且越來越臺內的眾人都不再言語,注意力集中在這聲浪之上。
這聲音皇宮都能聽到,可想是多麼的巨大。
侍奉在崇禎身邊的王承恩連忙使喚旁邊的幾個小太監“還發什麼呆,去打探一下出了什麼事情!”
不一會,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跑進來,上氣不接下氣的喊道“皇爺,皇爺,大事不好啦!”
望著一臉驚慌的小太監,崇禎一臉不悅“慌慌張張,成何體統,朕就在這,天還能塌了不成?”
“皇爺,皇城外面都在傳言,說通州東面出現了一股韃子,打著正藍旗,鑲黃旗,正黃旗的旗號,京城百姓人心惶惶,三大營的兵馬也有些慌亂,順天府和九成兵馬司正在彈壓,但收效甚微!”
聽到這個訊息,包括崇禎在內,殿內所有人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