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賈璉來說,先把官職拿到手再說。
雖然現在劉大全,李泰等一眾將領都尊稱他為將軍,聽他號令,但畢竟不是正兒八經的將軍。
在兵部的文牒上,他依舊還是曹變蛟麾下的一個大頭兵。
這些戰功不變現,他總感覺不踏實。
只有成為大明朝廷冊封的將軍,他才能名正言順的統帥大軍,做其他事情也更加方便一些。
隨後,賈璉安排劉大全,先行出發,前往京城報捷。
……
從薊州到通州的官道上,一隊騎兵捲起陣陣煙塵。
劉大全帶著麾下三百騎兵,從通道一路往西,直奔京城而來。
他們這三百騎兵,每人都配備了四匹戰馬,塔山堡一戰俘獲的韃子戰馬足有七八千匹,現在他們就是這麼的闊綽。
這三百騎兵,一千多匹戰馬,在官道上揚起大片煙塵,宛如一場小型沙塵暴。
在煙塵之中,還能隱約看到正藍旗,正黃旗,鑲黃旗,以及前鋒營,護軍營的旗幟。
從正藍旗的旗纛,到甲喇旗幟,牛錄旗幟,乃至於最基層的壯達旗,應有盡有。
“快看,那是什麼?”
“不好,是韃子!”
“韃子來了!快逃命啊!”
“建奴又入寇了,快跑啊!”
來來往往的商賈,以及田間耕作的農戶,看到這些韃子的旗幟,發出陣陣驚恐的喊叫。
一些商賈嚇得馬車和貨物都不要了,瘋狂的向不遠處的通州城逃竄,那些農戶也嚇得扔掉了手中的農具,四散而逃。
自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開始,韃子五度繞道蒙古草原,從長城破口入寇,三次蹂躪京畿地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一次韃子出關,都帶著三五十萬被擄掠的百姓,而且曾不止一次攻破州縣城池,展開屠殺。
雖然這些屠殺的規模,和韃清入關之後的大屠殺沒法比,但大多集中在北直隸地區,對這裡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可以說,每家每戶都有親人被韃子殺死,或者擄掠到關外去當奴隸。
現在,京畿地區的百姓已經是聽韃子色變了。
現在又看到大隊騎兵打著韃子的旗號,不管是真是假,先跑遠點再說,免得成了韃子刀下鬼。
一時間,周圍到處都是散落的馬車,一個個跑的比兔子還快。
劉大全等人策馬前來,看到到處都是被拋棄的貨物,不由得感慨道“還是賈將軍有遠見,早知道咱們就提前這麼幹了!”
劉大全按照賈璉的命令,先行入京報捷,這三百多騎兵,便是報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