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要拯救河山,需要的就是人手。
所以,他必須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
眼前這五百多明軍潰兵,剛好可以當做起家的資本。
雖然他們初期的表現讓賈璉很失望,但後來好歹也算是雄起了一把,收拾掉了韃子的潰兵。
根據他們的匯總,追擊殺死的韃子一共是四十五人,結合韃子的總數,還是有四五個漏網之魚。
此時,賈璉所處位置東邊三十多里外的一片戰場上,屍橫遍野。
這裡剛剛結束一場大戰,豪格率領正藍旗不足萬人的兵馬,追上了白廣恩和唐通的近四萬明軍,並將其擊敗。
豪格是韃清皇帝皇太極的長子,在六年前皇太極稱帝的時候,被封為和碩肅親王,統領正藍旗兵馬。
此番松錦大戰,明軍三晉總兵王樸未戰先潰,其他各部兵馬也相繼逃跑,明軍大亂,韃清勝局已定。
現在的明軍分為兩部,一部分由祖大壽和洪承疇率領,堅守在錦州和松山兩座堅城。
而其餘十幾萬大軍,則在王樸,吳三桂,唐通等人的率領下,向山海關方向撤退,更準確的說是潰逃。
清軍攻堅能力一向不行,即使松山和錦州沒有外援,啃下來最起碼也要一兩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
相比之下,追擊潰逃明軍可就輕鬆多了,而且這一部分明軍的數量更大,功勞更大。
皇太極自然是讓長子豪格來負責追擊,也是為豪格繼承皇位鋪路。
現在的韃清,皇太極雖是皇帝,但並不能做到一言九鼎。
比如他想立豪格為太子,卻一直都沒能辦到,反對的聲音實在太大了。
而且覬覦皇位,並且有實力的人不少。
現在的八旗中,皇太極自己掌控兩黃旗,多爾袞三兄弟掌控兩白旗,他二哥代善和侄子嶽託,這父子倆掌控兩紅旗,剩下的正藍旗在豪格手中,鑲藍旗在七哥阿巴泰手中。
說白了,皇太極豪格父子倆只佔三旗,目前相對於多爾袞,代善等人確實是優勢。
至於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也都有各自的統帥,不全聽他皇太極的命令,這是韃清自立國開始就存在的問題。
皇太極現在身體狀況越發不行,他自己都能感覺到時日無多了。
他擔心自己死後,豪格不足以對抗多爾袞三兄弟。
對於多爾袞,皇太極太瞭解,他這個十四弟,能力還在他本人之上。
只不過當年他們的老爹野豬皮掛掉的時候,多爾袞只是個十三四歲的小娃娃,羽翼未豐,才讓皇太極撿了個便宜,否則現在的皇位絕對是多爾袞的。
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讓豪格儘可能的樹立威信,將來能夠力壓多爾袞一頭,順利繼位,免得皇位落到多爾袞手中。
於是,攻打松山的錦州兩座堅城的任務交給了多爾袞,追擊潰逃明軍的任務就交給了豪格。
豪格自然明白老爹的意思,所以也很上道。
他並沒有在後方指揮作戰,而是親自率軍追擊,謀求更大的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