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民間趣聞二三事
三省六部制、東廠、科舉選才制這些人都接受了下來之後,呂布又開始搞事情了。
只見呂布緩緩的踱步到金色的花梨木桌案前,隨手拿起了放於桌案上的一捆竹簡,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緩緩的說道:“寡人近來一直在思索著一件事,這件事困擾了寡人依舊,至今仍不得解,今日,在場的諸位皆是我大漢的人傑,不知可否為寡人解惑~。”
你還有完沒完,馬良等人聽聞此話,心中不由一凸,爺,您老又想整出什麼么蛾子,您老直說便好,何必如此的拐彎抹角。
不接你的話吧,會惹你不快,接你的話吧,說實話,還真不想接。
說心裡話,呂布此話他們是真不想接,以他們這些人的眼光,又怎會看不出呂布這又是想要搞事情的節奏。
可是,呂布既然把問題丟擲來了,他們不接能行嗎?即便他們不接,自然也會有別人來接。
就好像此時,只見郭嘉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問道:“不知是何事困擾王上如此之久?”
呂布讚賞的看了郭嘉一言,隨後緩緩的說道:“自夏朝至今,我中原大地上所燃起的戰火,大多都是天下諸侯們的紛爭,所以啊,寡人一直在想,到底應該如何才能夠避免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
郭嘉自然是眼明心亮,呂布此言一出,便已經明白過來呂布想要做什麼了,配合的說道:“稟王上,臣以為,當今天下,諸侯之亂源於州牧制,州牧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加之毫無制衡,因此,只要擔任州牧之人稍有不臣之心,那麼一州之亂責不可避免,而今,諸侯並起,跨州連郡者多不勝數,臣以為,其最本質的原因則是這州牧制度。”
聽到這,大殿之下眾臣之中,有識之士此刻基本上也都看出來呂布到底想要做什麼了。
他們也自然知道州牧制的存在對於整個天下所帶來的危害,而此時他們的利益早已與呂布捆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要呂布不是割他們的肉,呂布所作出的決定他們也基本上都會支援。
郭嘉的配合讓呂布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奉孝所言不錯,因此,寡人以為,想要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首先便是取消州牧制,避免一州軍政全掌握在一個人手中的事情發生,因此,寡人決定,取消州牧,各地設郡守執掌政務,設郡尉執掌軍務,設郡監,掌監察。”
“文官掌政,武官掌兵,兩者不可相交,違者,夷三族。”
“王上聖明!”
呂布軍政分離的做法並沒有引起大殿之下百官們的牴觸,既然能延綿到現在還能位於社會的頂層,這些世家門閥之人沒有一個是傻了吧唧的,傻的也不會見此到了今日,早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了。
世家門閥,依附別人無外乎是一個利字,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能讓他的家族更加長遠的流傳下去,他自然就會跟你,依附你。
而他們所求的也不過是一個利字,利字在於,能爭取的利益,他們會努力的找你爭取,而你損害的他們的利益之時,他們會牴觸你,會反感你。
但,為家族取利並不等同於作死,他們還是知道那些利益是他們可以爭取的,也分得清楚那些利益是他們所不能染指的。
像這種州牧制,雖然權利之大,令每個人都會心動,但,他們也會審時度勢,在這種情況下還如很多與影視作品中的那樣,無腦的去反駁一件事,只要是主角所作出的決定,他都無腦的反對,那不是為自己爭取利益,而是嫌自己活的時間太長了,在花樣作死。
再者說,呂布這一連串的政令,一連串的改革,雖然有些也損害了他們的一些利益,但他們也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此刻,只不過是取消一個他們中目前沒有一人擔任過的州牧而已,他們也不是不能接受,進而也就雖呂布去了。
況且,他們跟隨呂布也有一段時日了,對於呂布的性格以及行事作風,多多少少也都瞭解那麼一些。
因此,他們感覺沒有必要因為一些自己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去惡了呂布。
這就是呂布做事的高明之處,他喜歡一點點的來,耐著性子一點點的去侵蝕他們的底線。
得五寸,退三寸,謂之,蠶食。
建安三年六月初,夜幕降臨,寧靜的天穹中佈滿了點點生輝的繁星,一輪明月高高的懸掛在萬里無雲的夜空中,淡淡的月光如薄紗般撒在王府後花園的荷花池上,粼粼的波光中,盛開的荷花襯著如鏡的池塘,如詩,如畫,如歌,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