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後便不再說一句話。
景隆帝有些懵圈,這老賊到底是想幹什麼?
不光景隆帝有些懵圈,就連朝堂上的諸多大臣也都是有些不解。
畢竟定國公說的幾個邊鎮的將領,有一些是他們徐家的門生,是他定國公的親兵出身,現在將這些人換下來,難不成定國公是要自斬臂膀?
不過也有一些臣子似乎是明白了定國公的意思。
無非就是看自己命不久矣,而徐家又沒有能夠領頭的兒郎,所以索性將軍權交給皇上,用以換取徐家的平安和長久。
不然等沒了定國公之後,手握不少軍權的徐家絕對會成為皇上的眼中釘肉中刺,到手不被抄家才怪。
不過定國公的話也引起了太宗一脈勳貴的不滿。
“老國公這話就說錯了,邊鎮重地,若是領兵大將不長期在哪裡,要是一旦發生了戰事,那還怎麼指揮?”
“是啊,若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那還怎麼打仗?”
“說的是啊,而且這些九邊的將領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若是就這樣奪去兵權,豈不是卸磨殺驢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宗一脈中不少的勳貴都大聲嚷嚷道。
這群人有的有兵權,有的只是空有爵位,若是再沒有了幾個邊鎮的兵權,那他們還怎麼去維持他們太宗一脈勳貴的尊嚴?
聽到這些話,定國公連眼睛都沒有睜開,就似乎如同睡著了一樣。
景隆帝見狀,看向了賈璉,問道:“冠軍侯,老國公所言之事,你以為如何?”
賈璉聞言站出來說道:“臣以為,定國公雖然老奸巨猾,但此番話語倒還算是為國為民,臣也是從九邊戰爭中打出來的武將,對於九邊之事也算是知道一些。”
“哦?”景隆帝來了興趣:“那冠軍侯就說說吧!”
“是!”賈璉拱手接著說道:“九邊戰事頻多,每年都有可能受到北方韃子的入侵,所以也就造成了九邊的好多將領都有很多年沒有調換了,說實話,這對於朝廷,對於百姓,不是好事。”
“前朝之事近在眼前,邊關將領長時間不見天顏,難沐皇恩,或許就會生出怨言來,到時候或許就被外地抓住機會。”
“所以臣以為定國公所言在理,九邊將領當三到五年一輪換,往大了說,這是為了朝廷,為了江山社稷,往小了說,這也是為了諸位將領著想。”
“當然了,九邊之事乃是重中之重,而更換將領那就更是大事了,所以臣以為可調兩位九邊的大將回京,然後從地方派兩員將領前去接管九邊之事,另可再選兩位武將調換防地。”
“爭取在三年之內將九邊所有的防區都調換一遍。”
“至於地方嗎,也可以互相調換防區,或是直接調回京城,都可以。”
聽完賈璉的話,景隆帝也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