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夢回槐城> 第一百零二章 (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二章 (2) (7 / 9)

“那你叫我們怎麼向家人和親友交代?”

“把我們的婚紗照上傳,我們結婚的訊息,大家不都知道了嗎?很簡單嗎。”

“你這孩子從小主意就正,真能自作主張。”

“結婚的日子,你和爸定。我聽你們的。”

“再說吧,我和你爸商量,他不能同意。”

“他還不是聽你的?”

“真會說話,我聽你們的。這時候會這麼說話了。你要是真聽話,不早結婚了嗎?”

“媽。我要大婚了,你少說一些吧……”

“不說了,我就知道你聽不進去,你這一結婚了,我們還捨不得。過個一年半載,等住夠了新鮮感減退,把房子賣了,回來啊。”

“嗯,我會的。媽。葉落歸根嗎!”高茗茗隔著話筒嘻嘻哈哈。

“說得這麼老氣橫秋呢。貧嘴。”

“我是說,我還是傳統的中國人呢。是吧。媽……”這時候的高茗茗眼前只有鮮花,和陳小嘉。

……

“起晨霧了,雨後的濕氣飄渺於天地,隱約的樹,小路呈現出,別樣的美。”張帆的聲音聽起來象是詩。

“山在虛無飄渺間。很貼切,是這句話吧?”眼前的景應和了林軒的心情。

“古詩寫的好,固然有其功底,還有古人的心寧靜所以詩意致遠。不無關系,他們專注的修為和情致,我們很難超越和突破,心境不寧,不淡定,求得心的寧貼就好,不必勉力強為。”

“胸懷丘壑,才寫得出大境界,大筆風。我做不到。”

“我也達不到這種高境界。比如,日暮蒼山過,天寒白屋貧。寥寥十個字,一下畫出了時間,地點,季節,屋宇的狀貌,真是字字精練,樸素無華,一下就抓住了你的心。”

“分析的是。”林軒深以為是。

“浩瀚的詩裡,信手拈來一首,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半夜鐘聲到客船。遠在城外的寺鐘,都餘音嫋嫋的傳向你的耳邊。意猶未盡。字詞之外,有聲色光影,大河奔湧之勢。”

“聽你說話,是收獲。你的血液裡流動著堅定,樂觀。”

“人因為,我把什麼事都看得樂觀,就是難,我也會盡全力去爭取。”

“你的身上有我許多應該學習的東西。你的眼睛看得很遠。”

“樂觀總比悲觀活得輕鬆一些。你看暮色暗降,這個時分,眼睛看過去,四外都是讓人安靜內斂的顏色。”

“是樹影和雲影,合圍成一個圓。夕照美的靜態,靜謐安閑,你能聞得到暗香浮動,水中投影。”

她的心裡生生將從前的那一幕剝離,漸淺漸淡,漸模糊。這些年,她盡了全力,雪花翩如白蝶飛來,滿滿的月,可掬在懷裡一樣,清明的光亮。是張帆帶來。

“臺灣殘疾畫家,謝山,用嘴作畫,因為觸電只剩下一隻腿,沒有手,用嘴作畫,艱難可想而知,後來僅用一隻弱視的眼睛,刻苦學畫,創出成就。”

“聽起來是勵志,鼓舞人心,我得撿起來了,張帆,這一段,怎麼感覺不順暢?你幫我改。”

“好吧。第一人稱空間展開難度大,跳躍不靈活,最好是第三人稱。故事,空間,隨意發揮。畫面完完全全的鋪開。當然第一人稱如果感情細膩,是最能打動人以的,也最能身臨其境的表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