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努力讀書,農人努力耕田,匠作努力製作改良器具,武人努力習武,兵士們努力殺敵和學習兵法…各司其職,皆乃報國之舉。
看著一群群滿腔熱血,一心報國的青少年們,劉寵眉開眼笑…
在那裡進行美好暢想,想象將來他們在天子的帶領下,究竟會創造出怎樣的一個盛世!
“諸位請聽吾一言!”
曾經有著“一錢太守”之稱的劉寵,清正廉明,無論是在士人之中還在是民間,都很有聲望…
此刻,所有請願的青年都默不作聲的注視著身為大司馬的他。
迎著眾人的目光,劉寵鄭重地朗聲道:“如今國家財政困難,無法派出大軍征討,你們的報國之心陛下已經知曉,深感欣慰。
但陛下卻不希望爾等白白去枉送了性命,如今天子有一言託吾轉告你們,不知你可願聽否?”
恰在洛陽的一名遊俠,聞此言而恭聲道:“大司馬請直言,吾等遊俠兒也自當尊天子旨令。”
劉寵點點頭:“天子有言,凡大漢子民,無論是何身份,學子、士人、遊俠,當用心修習文武。
文明精神,強健體魄,君子不可忘其恨、但亦不可失其身。
只待國家興盛之時的朝廷詔令,天子詔令下達之日,即為斬殺胡兒之時!”
“吾等,謹奉天子令!”
劉寵的一番話,讓一眾青年心中豁然開朗,紛紛應聲散去。
很快,天子之言,“用心修習文武,文明精神,強健體魄。”
一時間成為大漢無數青少年的座右銘,在悄然之間,文武並舉,一同興盛的倡文尚武之風,以洛陽為中心,開始席捲大漢。
鍾府,鍾迪看著每日下值回來不在執筆,而是勤練劍術的鐘繇,內心安慰了不少。
光練字不練劍,靜動不均衡,身體不健壯。
少年人總是不愛聽大人言,少時仗著年輕而不注重身體保養,到老時後悔亦遲了。
鍾繇是鍾迪的獨子,自小身體不甚健康,皆因其不好動。
而自從成為了天子起居注的史官從事,受了少年天子的言行舉止的影響…
他終於肯早晚放下半個時辰刀筆玉簡,踏出房門到院子裡開始每日的太極拳和劍術練習。
這下,鍾迪放心了。兒子開始喜歡早晚習劍之後,食量漸長,膚色紅潤,中氣日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他時爾不注意,說話大聲了些有點失禮,但是總比蒼白著臉色,一日不發三語強。
陛下告訴天下人,他要文武雙全之才士,雖不論出身,但還是世家豪強佔盡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