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明?朕若不允許,爾等已經要造反了!”
“老道不敢!”張道陵有些誠惶誠恐。
“正一道的道義是為了護佑大漢和大漢子民,太平盛世時退,天下將亂時出。”
“汝說是便是吧!”華耀不欲與他爭辨。
道家學說想成為顯學不可能,儒家學說已成氣候,而且的確有助於築固皇帝的權力和地位。
而道家在文景二帝時期那麼好的政治環境下,也沒能夠整理或創立出合適的治國思想理論。
這隻能怪誰?只能怪當時的道家之人不能與時俱進。
反而讓董仲舒這個儒生在武帝時期,以儒家思想結合當時社會的需要,又融合各家思想…
系統地整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這主張能夠被雄才偉略的漢武帝所採納,說明什麼?
說明“天人感應”和“大一統”學說,解決了武帝當時關於大漢如何才能長治久安的煩惱。
從而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
華耀算是從後世而來的,結合幾千年的歷史來看,漢武帝沒錯。
那麼儒家學說發展到現在,有了士族與皇權相爭的情況,又是哪裡出了問題?
肯定是原來的理論又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社會環境需要。
這需要重新整理一套思想理論出來,以鞏固皇權。
想想大漢現在的狀況,華耀都想罵一句髒話了。
“格他老子的,老子都想不管不顧的造反!”
心情鬱悶的華耀,右手食指點著書案,暫且拋開整一套理論的事情,凝神沉思。
如果道家的人能夠忠心為自己辦事情,而且還辦成功了的話,最後將道教封為國教都行。
想到這裡,華耀看了看大堂兩側的衙役,又看了看張梁、張寶兩個蠢貨…這裡不是說機密的地方。
扭頭再看了看滴漏,哎喲,時間已經不早了嘛。
華耀心思一轉,站起身對陽球說道:“張梁、張寶兩個繼續關押在這裡。而張道陵和張角,朕先帶走了。”
陽球愣了一下,隨即,微微點頭,帶走就帶走吧,這裡面的事情是大麻煩。
他也累的很,忙了一整日,早想休息的。
很快,華耀便帶著一眾人乘馬車離開,包括看著不情願丟下兩個弟弟的張角,去了寒士館。
喜歡漢末之我來了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我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