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后和自己這門外戚也是打一棒又給二顆甜棗,並不排斥。
在陽球幾次諫言下,依舊沒有對宦官趕盡殺絕。
最近,又是提拔寒門,又是打擊豪強,可打擊的同時又給予了豪強們入仕機會,而且還拉攏了三大商賈世家。
這些舉措,無不說明陛下真正的年少多智,他在努力維持朝堂內外的平衡。
這一點還可以從他尋找的十位伴讀身上證明。
十位伴讀,真是各方勢力的人才都有。他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竇武也知道,皇帝眼下雖然年幼,但他終究會長大。女兒早晚都是要還政於他。
無論是為她自己,還是為竇氏考慮,女兒這麼做都有理、有利。
既向陛下和朝臣表示了她不熱衷於權力,又降低幾方勢力對竇氏外戚的戒備、防範。
既然陛下承諾了以後娶清兒為後,妙兒早日歸政便早日歸政吧!
縱觀前幾朝外戚的結局,想想曾經盛極一時的梁冀…
雖說敢於弒君,可結果如何?最終也還是扶持出先帝將他自己送入了墳墓,甚而將遺臭萬年。
皇帝雖然能換,但皇室卻換不了,天下姓劉不姓竇,若換別的姓劉的,還不如就現在這個。
只要天子不仇視外戚,太后、外戚適當妥協,不與天子生出嫌隙才是最為正確的作法。
與其日後被清算,還不如早早退一步,先與少年天子和平相處,再互幫互助,兩相得宜。
竇武想明白前前後後,心裡肯定了不是少年天子逼迫的女兒,便心安理得的出書房,去後院與妻子和兒孫們享受天倫之樂。
~~~
長樂宮。
竇妙(華昭)帶著翠枝、翠玉和呂強到後花園散步,看夕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不老的華昭很喜歡黃昏時的天象景色。
在長樂宮的後花園走動了一會兒,看看天色,吩咐翠枝,“時辰至,皇帝快到了,汝去吩咐人將晚膳準備妥當。”
“喏!依舊如昨日那麼樣?”翠枝審慎著問道。
華昭點頭,“嗯。吾瞧華耀挺喜歡吃翠苗做的小菜,記得讓她今晚多調弄一碟。”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