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年的正月二十日,是曾經記入過歷史,現在又值得記入歷史的日子。
辰正,大將軍竇武持節,率文武百官迎著晨曦,以王青蓋車將華耀接入皇宮之中。
大漢以孝治國,進宮首先被引著去長樂宮拜見太后。
華耀恭敬地跪下拜見在太后之時,抬眸看了她一眼,她的神色冷淡,只掀眼皮看了他一眼,便叫了起。
隨後又說皇帝大行,讓他先去崇德殿跪靈,以盡人子孝道。
華耀被竇太后讓人安排在了德陽殿的後殿換服更衣稍作歇息。
張讓如另一界的歷史那般被安排成了華耀的隨身常侍。暫時他還只是一個小黃門。
華耀並不想著以天子恩威來收服他。暫時也沒空。
匆匆忙忙洗漱過後穿上了素白孝服,戴上了葛巾,只來得及喝了口溫溫熱的白水就被引著去崇德殿給先帝上香,跪靈。
一日跪下來,竟然無人呈上飲水和食物、大衣服,更無人讓他中途去飲食或稍作休息。
華耀仔細觀察發現他們不似忙忘了,倒像是故意為之。
他在第一日跪靈,大家的眼睛都盯著,也不宜討吃討喝,只能忍耐,權當是對他的考驗。
若不是在假裝抹眼淚之際偷摸著吞了顆辟穀丹,固本培元丹,又在黃昏時去更衣間喝了幾口曾經存蓄的純淨水,他可能第一天就會因為飢渴冷而昏倒在靈前。
華耀真實的體驗了歷史上劉宏初進宮來的辛酸。所以,十二週歲不到,又一直被父母嬌慣寵愛的小候爺被嚇唬住了。
後來,殘酷的宮廷生活應該是又讓他在驚嚇中成長併產生了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歷來當皇帝的人都與天才科學家一樣,不瘋魔不成活。
夜裡亥時至,華耀方結束了第一天的跪靈。回寢室的路上,他聽著嗚嗚的風聲,像是誰在哭泣。
疲憊的身體,倦怠的思維。他搓搓臉頰,讓自己更靈醒些。
難怪歷史上的劉宏要首先對付竇武這個大將軍,在他死後對竇太后也是漠不關心,任她無聲無息地憋屈死在永安宮。
皆因他們不僅僅是要掌控皇權,居然還在生活中對一個少年皇帝如此苛刻。這是欲致人體弱早死的做法。
或許,他們這是察覺到了他的不易對付,所以趁他在孝期不敢言吃喝之事,於生活上苛待;
又趁他需要在寒冷之下跪靈,所以也不讓人給我添衣服保暖,這是欲制他於死地的徵兆。
只是,如今,劉宏那小子的體內裝的是我華耀的靈魂,他是我,我也是他。欲置他死地,也就是在置我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