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明之東山再起> 第二百三十八章 御筆賜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八章 御筆賜書 (2 / 3)

“好了。不說你回營的事,先跟朕說說你與皇嫂一家為何反目?”

“無有反目。臣不久前還拜見過張娘娘的,陛下您也知道。”這話題難聊,黃衝有些張口結舌,“之前不過因營中雜務及人事選配上,稍稍有了些牴觸,太康伯便籍此將父子的情誼斬了。臣…無狀。”

“自古忠孝難以兩全,太康伯插手非轄下軍務乃是他在越職,卿無錯。”

“不…不是,太康伯錯在不該拿軍馬來作驛馬,邊境四處正在缺馬之際,他…。”

“這是他的錯,與愛卿無關。”

回營的條件就是釋放張國紀一家,現在繞來繞去,反而像在說太康伯對不住黃衝一樣。談話間,猛然覺出了些不對勁,可究竟是哪兒不對勁呢?

“太康伯亦無大錯,全是靈濟宮的何真人貪財,蠱惑他人做下些非法的勾當。”

這一點須咬得死死的。英國公、成國公兩家是斷不可推罪過去的,否則分分秒秒事情只會更糟。何仙姑恰是個可以頂罪的最佳人選,況且如不是她起頭,聽山西那邊人忽悠,那有後來許多事。

“唉,好人難做呀!就像朕賜婚何尚書家,誰又能料張家偏遭失火。”

黃衝徹底懵了。到底這話是在講賜婚後,結果何嵐娟意外身死他感到惋惜,還是在講自己硬要冤枉昔日曾替自己與何嵐娟牽紅線的何仙姑的意思?

還有,當時火災現場是玉珠的閨樓,而玉珠又因張家牽連,傳言是畏罪而懸樑自殺的。

正胡思亂想,朱由檢已坐回龍椅,一雙眼睛意味深長地盯著他說:“好在愛卿也不算個福薄的,英國公家的侄女倒也般配得上。”

什麼意思?黃衝的腦袋瓜子嚴重不夠用,難道說英國公才是主謀?不可能吧。

“太康伯的福氣也不算太差。”朱由檢特意伸直雙腿,依然一副輕鬆隨意,“還有你這個曾經的乾兒子能替他說說情。可見,你說人有因果是對的。”

轟。腦殼炸了,黃衝終於想起,這是當日自己在慈慶宮跟張寶珠講過的話。

他和張寶珠究竟有沒有男女私情,現在誰也講不清楚。睡過一覺倒是鐵一般的事實。王肅悌由此而被寶珠幽禁,自己卻又怨不得她。但風聲洩露並鬧到傳言寶珠被奪璽綬,不是因被人徹底偵知,而是一種猜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怖的是,自己在慈慶宮講的話,不幾日便傳到皇帝的耳裡,意味著什麼?

“不為別的,今日單單感於你孝順,朕打算赦免了張國紀。”

“謝我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激動不已的黃衝跪下就邦邦亂磕一氣,目的達成,這個結果來得如此艱辛啊!

“今天就聊到這,你去吧。”端正坐直的朱由檢收回了腳,拾起案上的奏本,輕描淡寫地加了句,“皇嫂在府上的外宅院,卿有空替朕修繕一下。”

“臣定不負君恩,回家便收拾行裝立刻赴薊鎮。…臣出錢,修得好好的,準要彰顯出皇家的威儀來。”

口不擇言地連連承諾下,雙手接住從御案上飄落的‘九思’字幅,黃衝歡天喜地地,撇著腳倒退出了暖閣。

“不催,不催。一切都由師兄定奪,反正也是您徒弟。等冬至大婚,某再操心不遲。”

“嗐~,若是再尋不著人家,只怕將來…。”

說到這,渺目只能搖頭,嘆息,然後再搖頭。

“蔡指揮使,也就是以前院子裡的那個馬伕,師兄以為如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