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明之東山再起> 第五十三章 神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 神器 (1 / 3)

鎮虜營所處山多田少,林木繁雜。可開的土地非常有限,以黃衝目光更適合養殖。所以,他開口便詢問誰會養豬,而且一定要一個有文化的豬倌。

“某曾設想于山谷朝陽處開挖洞穴,再於洞口外加於圍欄,如此未知可行?”

“此法甚妙啊,將軍。”

王家麟很贊同他的想法。

“若是你也覺得可行,便即刻行動起來,帶人去市井採買豬崽。多多益善。”

“喏。”

只有肉食充足,伙食才佩稱得上好,將士們的體質才有望提高。

說幹就幹,攜了另一名文吏,王家麟立即帶著百十個人前去各處採買所需的東西。

要辦事就得捨得花錢,黃衝很大方地先預支了三百兩紋銀。現今他手裡攥有兩筆錢,孫家的銀子和全部的軍餉。數目不菲。

正因為有了這些錢墊底,他才有膽放言讓大家都能吃上飽飯。

但錢總是不夠的。除開種田、養殖的前期開支,他正計劃自行製造屬於新營特有的武器。一種不需明火點燃,甩出去就能炸的新式瓷雷。

要達成這個目標,將是一筆巨大的投入。

也是一筆必不可少的大投入。讓拿慣鋤頭、扁擔的傢伙們面對騎在四腳畜生背上的韃靼人。手裡沒有壯膽的傢伙,料想中,大多會一鬨而散。

磕擊觸發式瓷雷是渺目一夥人很看重的物件,從三年前就開始在暗中搗鼓。

南口,張府田莊。

“七兩四錢捌厘四毫。”擺弄著等子秤,渺目道長的一隻眼瞪跟牛眼一般。

冬至皺起鼻子,雙手小心地捏起秤盤上的託紙。

黃紙上是經過灰霜浸煮後提純的硝石晶粒,晶瑩透亮,順著漏頭傾入如小孩子拳頭大小的瓷罐子中,發出清脆而細微的叮鈴聲。很悅耳。

重新墊上一張新的黃紙。這回倒入的是刺鼻硫粉。冬至屏住呼吸,把經過兩次碾磨和一次油煮,好不容易得來的粉末一點一點地用湯匙傾到紙上。

“一兩一錢八厘四毫,好。”

瓷翁像個小腰鼓,又似一截砍頭去尾的蘿蔔。這種古怪的造型,被慶生形象地稱呼為蘿蔔缽。於是,叫得久了,大夥兒也認同了這個名稱。

蘿蔔缽是內裡流釉的,外殼粗糙還鉤帶有八條線槽。如此設計是方便綁引線和撞針。

“炭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