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劍動江湖> 第220章 湖光秋月兩相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0章 湖光秋月兩相和 (1 / 2)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洞庭湖風景秀麗,美不勝收,遠遠望去宛然一副美麗的畫卷。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自古以來,更是引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享有盛名。

常言道,依山吃山,依水吃水,兩岸更是有無數房屋隱秘而建。

然而,北宋末年戰亂四起,金兵入侵,烽煙瀰漫,可謂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建炎三年,朝廷迫於金軍攻勢,退兵南下,謀偏安江南。

時金軍緊逼其後,朝廷潰軍沿途徵收賦重,激起江南匪寇紛起反抗之心。

建炎四年二月,以鼎州武陵匪寇鐘相為首,聚眾謀亂,組織勢力抗擊朝廷兵馬,破州縣、焚官府、殺貪官,號召等貴賤、均貧富,得鼎、澧、潭、嶽、辰等州縣響應。

同年三月,孔彥舟將軍率領餘部前往鎮壓,匪軍拒不投降,奮力抗擊。

奈何,匪寇勢力強大,孫彥舟部糧草匱乏不識水戰,遭匪寇埋伏,匪寇初戰獲勝。

後,孔彥舟將軍派間諜混入鐘相等匪寇之中,充當內應,鐘相所屬勢力潰敗,為朝廷俘殺以震宵小。

匪首鐘相被誅滅之後,數十萬匪寇在楊麼、夏誠等率領下轉入洞庭湖區,據湖泊港汊為險,瀕湖設寨,兵農相兼,繼續與官府抗衡。

紹興元年,鼎澧鎮撫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水軍圍攻夏誠水寨,於下沚江口遭匪寇擊敗。

匪寇繳獲官軍車船後,廣伐鼎、澧等地木材,大肆造車樓大船,嚴密設防,實力日益增強。

紹興三年四月,楊麼等眾,立匪寇鐘相少子鍾子義為太子,自立為王,自號大聖天王,重建楚權與朝廷對立。

自此,屢次圍攻朝廷勢力,四處滋擾往來商販,終成為心腹大患,朝廷當即遣軍往討。

六月,荊南、潭鼎澧嶽置制使王躞統領數萬人,戰船數百隻,偕統制崔增、高進趨洞庭湖。

十月,王躞至嶽州,率舟師與楊麼車船水軍短兵激戰,船小不敵,敗退橋口。

尋留崔增、吳全等設伏嶽州艑山、洞庭湖口、牌口等處,自率神武前軍萬餘人趨鼎州,會程昌寓部水軍,企圖兩面夾擊,一舉殲滅匪寇。

奈何匪首楊麼老奸巨猾,重資買通內應獲得朝廷作戰計劃,遂將計就計,堅壁上游諸寨,將老少民眾、牲畜轉移隱蔽酉港,以部分車船出沒空寨間,牽制疲憊上游宋軍;另施疑兵,遣數只車船潛載數千水兵,偃旗息鼓,放流誘殲下游宋軍。

十一月,王躞、程昌寓率軍出下沚江口,水陸並進,逐個圍剿義軍水寨,所至皆撲空。而下游預伏宋軍發現湖面車船,萬餘人爭乘數百隻舟船貿然入湖攔截。將至陽武口,匪寇車船突然迴旋,縱橫衝撞,官軍猝不及防,舟船皆被撞沈,崔增、吳全及屬下無一生還。

匪寇此戰獲陽武口之役大捷後,再次敗王躞等軍,一時間聲名大噪,引來無數民眾投靠,匪寇勢力更是愈發的強大,雄踞一方。。

四年六月,王躞再次遣軍進剿。

七月時分,楊麼乘江水暴漲,率車船水軍出湖反擊,盡殲社木寨守軍,王躞敗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