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武皇封怨裳為宛妃,給盡了榮華與盛寵,那怨裳趁著盛寵,便向武皇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個,允許宛國國君世子接管宛國,除了不能以國王自居之外,一切都和從前一樣,每年只需要按時進貢便可以了。
第二個,把掛在城門口的宛國國君首級取下來,用玉匣裝殮了,派一隊精銳士兵護送回宛國,並賜南海沉香木棺木一具,命世子厚葬了。
第三個,給怨裳在宮中重新蓋一座宛國風格的宮殿,只供怨裳居住,不許任何人踏入半步,由怨裳帶來的宛國侍衛把守,怨裳也無需向太妃、皇后等人晨昏定省。
朝臣得知怨裳這三個要求,群起而諫,都說這宛國數百年來,就愛跟大月作對,不知迫害了多少東疆百姓,如今好不容易才收服了,應該派忠勇能幹的大臣去好好治理,如此,才能換取長治久安。
哪知道朝臣的勸諫毫無用處,武皇不止答應了怨裳的所有要求,還把為首的幾個諫臣抓了,送到大理寺關押起來。
就連皇后帶著德妃、文妃等幾位微分尊貴的妃子一同勸諫,都被武皇狠狠痛斥了一頓,說她們『婦』人之妒,不大度,不配做大月的后妃。
最後連長公主都看不下去了,親自與武皇談話,哪知道武皇卻也是雷霆大怒,說:朕的家事,不需外人來管!皇長姐要清楚自己的身份,若是真的想管,那就回高麗去管自家的事吧!
可把長公主氣得夠嗆,當晚就嚷著要收拾行囊回高麗,最後還是皇后和莊德太妃去苦苦勸住了。
一時間惹得人心惶惶,都說武皇被妖妃蠱『惑』,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明君了。
武皇卻對眾臣的議論不管不顧,一連十日沒有早朝,親自監督宛妃的宮殿建造,建好了,又御筆親書,賜名神女宮,把怨裳譽為神女。
端的是: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怨裳更是極妍盡媚,在神女宮日日載歌載舞,把武皇『迷』得連宮門都出不去。
二皇子簡少卿見武皇實在是鬧得不像話,以長兄的身份,將六個皇子喊到一起,一齊在神女宮門口請武皇上朝,哪知道武皇只是大罵皇子們不孝。
其他皇子倒是還能忍耐些,簡洵夜哪裡忍得了,把金羽軍的挑子撂給了簡少卿,便氣呼呼的出了宮。
簡洵夜輕功卓絕,自幼便有個習慣,遇到不開心的事,就用輕功飛簷走壁,把整個盛京城走一圈,再倒頭睡一覺,便好像把那些不開心的事都拋到了腦後一般。
現在武皇如此昏聵,為了一個異國女子,竟置國事於不顧,大有步先帝后塵的趨勢,簡洵夜怎能不氣憤?
他和少年時一樣,提氣運功,在磚簷瓦頂走了一圈又一圈,卻還是不能釋懷,終於停留在了一處熟悉的屋頂。
木棉院。
連簡洵夜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會冥冥之中就又走到了這裡?
這裡好像有一股魔力,用溫馨而又神奇的力量牽引著他,讓他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會『迷』失自己。
搖曳的燭光下,葉千玲攏著一炭盆火光,帶著寶珠與丫鬟們圍成一圈,在火盆中烤芋頭吃,有說有笑的畫面是那樣的勾引,讓人忍不住的想要融入進去。
簡洵夜就這麼靜靜地坐在房頂,看著那個畫面,看著看著,嘴角便不自覺的勾起了笑容,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
直到寶珠和丫鬟們都散去了,葉千玲也已經披瞭如瀑般的濃密黑髮,倒在床頭準備入睡了,簡洵夜才神不知鬼不覺的進了房間,老大不客氣的掀開被子,一把拉住葉千玲。
“你怎麼來了?!”葉千玲一咕嚕坐起來,嘟著粉嘟嘟的小嘴兒,“打哪裡來的,怎麼把手弄得這麼冰冰涼的?好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