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包子”說:“這條線索有些難,我覺得可以從其他線索入手,先放棄掉這一條,不然會越來越亂。”
他們轉而專心研究起其他圖片類線索,一條是學校人工湖邊釣上來的一條魚,一條是裝滿維生素片的罐子,一條是一沓書,還有一條是學生們的笑臉。
“hr小佳姐姐”說:“這會不會指向了多個線索?比如讓我們分別去人工湖、醫務室、圖書館什麼的。”
“哈士奇叫咪咪”說:“那那條文字線索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解讀不出來不就是浪費了一條重要線索?我看這段話老是提到‘古老’‘古老’的,有沒有可能是要去學校裡歷史最悠久的地方?”
柳士茵知道,那段話是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關於自己夢境的自述,榮格認為他在夢中所處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意識,二樓代表意識,一樓代表個人潛意識,地下室和洞xue則代表著比個人潛意識還要深藏不露的集體潛意識,比如人自降生便會吸吮母乳,這就是人類的祖先代代相傳留下來形成的潛意識,使得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特性成為了一種無意識的與生俱來的天性。她看大家是真的在認真討論,而且沒有得到答案,柳士茵在猶豫要不要站出來把這些東西告訴大家。
這時,王若涵及時為大家解惑:“這段話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的,他最著名的理論之一就是集體無意識,就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般不需要去思考對錯而做出的行為。我覺得這些線索要結合起來看,集體無意識代表這是一種本能的、大多數人都會去選擇做的事情或者都會選擇去的一個地方,而圖片裡又出現了魚、維生素等吃的,我覺得線索指引我們去食堂的可能性更大,畢竟餓了吃飯算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吧。”
“小妖”有什麼問什麼:“可是後面的書還有笑容是什麼意思?”
王若涵也是實事求是:“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用排除法去看看,一撥人去食堂,一撥人去圖書館,一撥人去體育館?”
“小妖”比了個大拇指:“阮老師你真的好厲害!我要跟著你去食堂。”
柳士茵不是很認同王若涵的猜想,而且師兄在圖書館,她自告奮勇去圖書館碰碰運氣。她邊走邊欣賞a大的風景,真不愧是頂級學府之一,校園環境設計規劃整齊又充滿趣味,好想在這種學校上班。突然,柳士茵停下了腳步,跟在她旁邊的“哈士奇叫咪咪”問:“怎麼了?你在看什麼?”
柳士茵看著不斷傳來吹拉彈唱噪音的“退休老幹部活動室”,突發奇想,有沒有可能線索指向的地方是這裡?那條線索不僅包含榮格的集體潛意識,還有自我和自性融合的理論、人格發展理論,人的老年階段原本就是追求自我圓滿的階段,大部分人會在這個階段回顧自己的一生,並且格外想要總結自己的價值。釣魚是老年人喜歡的活動,維生素片也是常吃的東西,很多老人特別是退休老幹部也會看書,在老年階段對自我的肯定會使人們獲得成就感,因此也就獲得了笑臉。
她招呼了下“哈士奇叫咪咪”:“我們去退休老幹部活動室看一下吧。”
“哈士奇叫咪咪”不理解:“為什麼?我們時間也不多了。”
“其實我剛才好像看到一個攝像大哥進去了,我在想會不會有線索。”
“哈士奇叫咪咪”說:“你不早說,那我們看看去。”
柳士茵倒是嘴很甜:“各位叔叔阿姨好,我們被你們動聽的樂器聲吸引進來的,你們有什麼線索要給我們嗎?”
一位老阿姨從古箏箏首裡掏出一張紙,柳士茵兩人道謝後接過,發現果然是線索:“b204、i73、19。”
“哈士奇叫咪咪”問:“這些字母和數字是什麼意思?”
柳士茵猜測:“可能是圖書編號吧。”
“哈士奇叫咪咪”此刻對柳士茵有些刮目相看了:“你挺厲害的。”
柳士茵汗顏:“瞎猜的。”
圖書館一樓放著一臺鋼琴,悠揚的樂曲正響徹在空曠的圖書館。月光奏鳴曲,柳士茵馬上識別出來,她也看到了站在鋼琴旁等待發布任務的紀明博。柳士茵提前打過招呼勸紀明博裝作互不認識,否則她怕會連累紀明博也被網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