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來,誰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來,誰死。 (2 / 4)

眾多大臣相視一眼,目光中皆浮現太子二字。

.

這時,盧照鄰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到了看臺上。

手持摺扇,白衣飄飄,顯得十分儒雅,頗有種江南才子的風貌。

只見他先是朝著李世民等人落座的方向拱手,又朝著眾多評委拱手,最後再直面眾多文人,又是一拱手,把氣質這一塊拿捏住後,才緩緩開口道:

“江水向涔陽,澄澄寫月光。”

“鏡圓珠溜徹,弦滿箭波長。”

“沉鉤搖兔影,浮桂動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因為要拿捏氣質的關係,盧照鄰沒好意思扯著嗓子大喊,只是輕輕的念著。

所以直到執筆者在黃紙上寫下這首詩,再將其掛起來後,才引起了眾多文人們的議論。

“好,第一句就如此之好,‘澄澄寫月光’一個寫字當真是極妙。”

“寫字好,那第三句的動字就不好了嗎?某倒是覺得動比寫更妙。”

“哈哈,都好都妙,可真要論點睛之筆,還得是最後那句‘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是極是極,這句話直把月光比作相思意,灑滿千里衣裳,委實是令人驚歎。”

這一刻,不用評委點評,會場上便爆發出一陣陣歡呼。

彷彿,已經認定了盧照鄰會奪得第一。

蓬萊殿內,李承乾也有些驚歎。

這首詩寫的確實極好,當真不愧是初唐四傑之一。

沒有用過多的生僻字詞來裝飾,反而是有意識的著筆於意境上。

雖說大家都知道唐詩有別於前朝,無論是韻律還是格律變化都很大,但畢竟這才貞觀九年,時間才過去多少點...

眼下盧照鄰就能做到這一步,可見其天賦之強。

“不錯,確實不錯。”李承乾毫不猶豫的讚歎著盧照鄰。

甚至臉上還浮現出一絲絲激動之意,這現場版的作詩可比後世從書上學來得刺激多了。

“呀,怎麼作得這麼好......”與李承乾不同,長樂面帶擔憂,眉目有些糾結。

能親眼見證一首好詩是好事,可眼下盧照鄰又是作為李泰的對手,這就不大美妙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