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了敲書案,李世民搖頭道:“商稅就算了,與民爭利不好。”
長孫無忌亦是跟著搖頭,道:“確實如此,國庫現在錢糧不缺,當以安穩為主。”
房玄齡拱手嘆道:“陛下所言極是,雖然現在大唐商業繁榮,收取商稅是筆不小的數字,但並沒有朝廷的名聲來得重要。”
溫彥博、魏徵也是連連認同。
剛剛敗下陣來的四大宰輔與李世民站在了一起,報團取暖。
面對這種情況,李承乾也不覺意外。
他提出商稅時,便想到了這種結果,可以說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原因很簡單,就是以李世民與幾位宰相的目光來看,朝廷並不缺錢,不值得僅僅是為了些錢財使得民心動搖。
但那也只是從他們的目光看去,換成李承乾則大不一樣。
腦海中來自後世的見識,哪一樣不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援?
也就是在為了未來的規劃下,他才選擇試探性的提出了收取商稅一事。
不過既然話以出口,李承乾也不願無功而返,只是淡笑道:“諸位的顧慮孤也明白,朝廷初期完全可以只收取賣酒的商稅,不用發出公文讓全國統一繳納。”
只收取賣酒的商稅?
幾位重臣一愣,目露驚歎。
李世民更是大笑道:“吾兒能有這般為國出力的想法自是極好,但僅僅是收你這賣酒的商稅又能值幾個錢,哈哈哈。”
幾個錢?
李承乾面容青澀,掰著手指細數道:“商稅也應當分別收取。”
“類似普通的酒液,如50文一斗的那種,收取十一或者十二足以,若是斗酒這般較為昂貴的酒液,課之半數也並不算過。”
“如果這些酒賣出國外,朝廷完全可以設定邊稅,再從買家身上抽取部分稅費。”
“而照著斗酒的銷量推算,賣酒初期稅費每年不會低於500萬貫,未來......則能過千萬貫。”
千萬貫?
每年?
一皇四相,瞠目結舌。
喜歡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