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又悄聲對房遺愛道:“還有,如果我進去後一刻鐘沒有揮動旗幟,那麼遺愛你......”
甬道內缺一個主帥,一個精神領袖,但城外一樣重要。
這幾人身後都有自家的百名部曲,勉強可以承擔起這個重任。
安排完二代們的任務後,李承乾轉頭看向面前的千餘將士,朗聲道:“甬道內的情況你們也都知曉,戰局非常不利,隨時有失守殞命的可能,我大唐守軍更是毫無戰意可言,你們誰願與我一同進去喚醒他們?”
千餘將士齊齊踏步,目光堅韌。
很好,軍心可用。
李承乾心裡欣慰,很快在這群將士中挑選了一百人出來。
其中一半來自百騎,一半來自青壯。
是的,他猶豫許久,決定這樣選擇。
根據程處默所言,甬道內陣亡百人,所以現在最多也就再補一百人進去。
五十名百騎,這是精英中的精英,有著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能力。
另外五十名青壯,他們的作用更為關鍵。
無論怎麼講,甬道內戰局能否堅持,還是在那群青壯身上。
先前是讓老兵帶領青壯,現在甬道內老兵都焉兒了,只能讓外面這群戰意正強的青壯去刺激他們。
點齊士兵後,李承乾翻身上馬,帶著騎兵部隊向要塞側面衝去。
套路,與先前一樣。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回跑在後面的騎兵,還需把前方百來人丟下的戰馬趕跑。
無論怎麼趕,無論趕哪去,只要不留在原地成党項的補給就行。
.
申時初15點)。
騎兵們經過短暫修整,再一次朝著城門處衝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短時間內的多次衝鋒,戰馬的速度有了明顯下降。
換言之,就是傷亡變大了。
最開始時,城外也只有兩千党項人,他們別說用身體阻礙騎兵的速度,就連一點點殺傷都難以造成,真正讓騎兵受損的還是要塞上方偶然命中的流矢。
到後來,党項人越來越多,騎兵速度逐漸緩慢,要塞上方的弓箭手也更容易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