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依靠城門作為防禦,據甬道而戰,也不失為一步妙棋。
若是易地而處,李靖覺得自身也會做同樣的選擇。
而且,他還能做的更好。
佔據三十米長、寬十米的甬道,如果沒有吃喝睡眠等問題,數百大唐將士甚至可以守上三五天。
但......
李靖緊咬後槽牙,靜靜聽著章平的講述,直到趕來的醫官將其接走後,臉上的怒容才愈來愈勝。
‘砰、砰、砰’
刺史府內,李靖狂暴的發洩著。
書案、筆墨、瓷器等等散落一地。
“這劉仁軌他怎麼敢的啊?”
“真以為就憑他能做到這一切?”
李靖腳步不停,眼睛鼓囊出血絲,嘶啞道:“若太子稍有損傷,吾必殺之。”
章平先前講述的很詳細,李靖在聽的同時也在默默推演。
戰場有兩處,分別是城門甬道與城外騎兵。
死守甬道看似與敵人近距離接觸,但實則並不算太過危險。
有城門可以阻擋弓箭的情況下,大唐將士的優良軍備足以形成碾壓,更何況缺口只有十米,堅守並不算困難。
真正有壓力的還是外圍的千餘騎兵。
面對要塞上方降落下的敵人,他們必須要保持一定的衝鋒次數,才能給敵人造成壓力,從而給甬道內將士提供喘息的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這,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出現。
騎兵最怕什麼?
是速度慢下來,被敵人所纏住。
為了保證騎兵的速度,衝鋒的方向就不能正對著要塞衝過去,否則敵人貼著壕溝站位,騎兵可能衝一次就全部陣亡。
他們只能從一側斜著插入敵方陣營,然後再從另一側斜著出來。
這是唯一的辦法,但無疑也會導致騎兵們將會面對要塞上更多敵人的射擊,同時把自身暴露在更多危險的區域。
別看章平在的時候,他一副喜怒不形於色的樣子,但那也只是穩定軍心罷了。
他能看得出來,甚至他的四大副將也能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