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這些是孫兒親手包的粽子,今日帶來給祖父嚐嚐。”李承乾淡笑道。
粽子,在唐朝時已經有了。
對此李淵也不稀奇,只當是乖孫兒的孝心。
一手拉著李承乾朝殿內走去,一邊又回頭吩咐陳伯,“去把青雀也喚來。”
陳伯應聲退下,李淵與李承乾倆人則入內敘話。
同時,李承乾也讓小安子去把鍋爐端來。
沒辦法,自從李淵吃了‘全家福’後,養成了現做現吃的毛病。
兩柱香後,李泰急衝衝的跑進內殿,見到李承乾眼神鋥亮,興奮道:“大兄大兄,如何上西樓?”
李淵懵逼,李承乾不解。
李泰眼神迷茫,繼續道:
“深院到底把清秋怎麼了?”
“什麼東西不斷,又是什麼東西還亂?”
“大兄,你快告訴我啊。”
看著魔怔的李泰,黑線逐漸在李承乾頭上浮現。
幸好自己沒寫憫農這首詩啊,要不他問鋤禾到底把當午怎麼樣了,還真不好意思說。
側頭靠近李泰,李承乾低聲道:
“今晚我說什麼你就說什麼,晚點我便告訴你。”
“而且不僅是詩詞,我還能給你講文章哦。”
“聽過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嗎?”
“聽過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嗎?”
李泰霍然抬頭,神情呆滯。
馮唐,李廣。
賈誼,聖主。
梁廣,明時。
字字珠璣,句句經典。
尋常人作詩能符合格律已是不易,若能引經據典便可成為名作。
但大兄這是什麼?
雖然只得一二句,但管中窺豹足以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