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莊有一座金山。
哪來的?
當然是太子殿下親自賺來的。
“太子去從事商賈之業了?”
甘露殿中,李世民帶著濃濃的不可置信。
來福苦著臉道:“陛下,坊間是這麼傳的。”
李世民橫眉:“把李君羨給朕叫來。”
不一會兒,李君羨邁步進殿,躬身道:“臣,拜見陛下。”
“太子可是在宮莊從事商賈之業?”李世民劈頭蓋臉直接發問,心中已是怒極。
古時將百姓化為四個階層,號稱四民。
也就是士農工商。
其中商賈之業便是最低一等的平民,僅僅只比賤籍奴僕高一點點。
但在許多人眼中,商賈之業就是賤業,從事此業者就是賤人,感官上比之奴僕還不如。
見利忘義,無利不起早等等就是商人的標籤。
他們還為自己找了個很好的理由,叫做在商言商。
因從商,所以就該利字當頭,拋卻一切道德。
此間,又以李世民最為厭惡。
或者說,像李世民、劉邦、朱元璋這類經歷過亂世的皇帝,對商人的感官都是這樣。
太子經商,在李世民眼中就像是入了賤籍,主人便是那銅錢。
只是站在臺下的李君羨想法便不一樣了。
他其實也討厭商賈,但那日從手下口中得知乾莊的訊息時,忍不住為殿下拍案叫絕,三貫的酒賣了五貫,不僅沒人找事,之後那群人竟然還都抱著錢去買酒。
這是什麼手法?
沒見過啊。
此時聽見李世民詢問,李君羨也摸不透李世民心中所想,只能順著答道:“確實如此。”
‘啪’
書案又被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