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唐,西市。
東西二市之一,據說也是‘東西’二字的由來。
前世今生,李承乾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個傳說中的地方。
在他預想中,也許就和後世某些大學的后街一樣,一行行的樓房,下面都放著名為‘住宿’的燈牌。
哦,想錯了,重來。
應該都是各種不同的商店。
吃的、喝的、用的可以說是該有的都有,足以解決人們九成需求。
剩下的一成,也都是公墓這種咱不常用到的東西。
所以,
直到李承乾步入西市的第一行後,才知道自己還是太年輕。
西市一行,南北長1000米,期間各式店鋪大小不一,平均算下來每3米便有一家。
然,西市共220行。
粗略算算,那就是七萬多家店鋪。
這是什麼概念?
哪怕咱們常說的三百六十行不是虛指,那這平均每行都有200多家。
特別是關係到衣食住行這個方面,更是多如過江之鯽。
上千家酒肆酒樓,比之後世小吃街如何?
這也許有夥伴會說,不就是大點的商圈,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那李承乾就樂了,他用了近半個時辰的時間,剛走完第三行,已經看見了七家青樓。
敢問......
“小安子,咱宮莊到底在哪賣糧?”李承乾扶著一家脂粉店的門口,喘著氣問道。
“殿下,奴婢也不甚清楚。”小安子可憐巴巴的眨了眨眼睛,道:“馬主事說每行盡頭都有一處是百姓專賣散糧的地兒,他們時常在五處賣糧,咱們已經去過其中三處了。”
“還有兩處?”
李承乾皺眉嘀咕道:“最多就再走兩公里了。”
休息片刻,肌肉得以緩解,李承乾直起身子示意小安子繼續帶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