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做火藥就是為了聽個響,看個花,威力不威力的都是次要的。
甚至還要防止純度太高,一炮把李世民給幹掉了,自己肯定要跟著陪葬。
在李承乾埋頭苦幹的時候,東宮內部也是一派火熱景象。
張燈結綵,披紅掛吉。
太子大婚,這放在封建時代,那妥妥是一等一的頂級盛事,甚至普天同慶這些詞語就是為了這種情況而造出來的。
根據周禮,士子結婚分別有六禮。
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不過李承乾是皇子,自然用不著納彩,也就是上門提親,只需要皇帝親自指婚便可,然後由內務府行文佈告天下,由欽天監選取指婚吉日。
屆時,女方父親在乾清門面北而跪,禮讚大臣宣讀旨意,這就是指婚。
而後的五個環節基本一樣,都是先算算日子,然後根據到了哪個環節,再做什麼樣的事。
咦,
都需要先算算日子?
咳咳,先不談袁天綱和李淳風的事兒。
說回東宮內部。
雖說是一派火熱朝天的景象,但在內務府的安排下,絲毫不顯得雜亂。
哪塊石頭放在哪,哪片布又應該掛在哪,放多遠掛多高在宗禮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所有侍女太監只需要在內務府的吩咐下行動就行,連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沒有,這也極大的方便了李承乾,安安心心搞自己的科研事業。
驕陽西去,天色漸暗,
搗鼓了一天敲和煮李承乾的終於把硝石全部提煉了一遍。
接下來,就是配比的事情了。
就在此時,聽見了貼身太監的通稟。
“殿下,長孫家慶求見。”
喜歡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