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滿城風雨,榮國府的人自然是都聽說了。
賈政皺了皺眉,雖然有一些不滿意,但是從來沒有公公□□兒媳婦的理兒,便打算回頭敲打寶玉一番。
王氏面色淡淡地送走嫂子,心想的是:【妍春說得對,嫂嫂你在我侄媳婦兒面前逞威風也就算了,我的兒媳婦如何,要你指手畫腳?】
“不過,你二嫂嫂也確實是太沒規矩了些,怕是這些年在外頭當家作主慣了,能耐見長。”王氏頗為不快地說,盤算著要給黛玉立立規矩。
然而黛玉陪著老祖宗在莊子上呢,前個還傳信回來得等到祭灶那天才回來,除非王氏願意拋下府裡頭的事兒也去莊子上——但是莊子上住著大佛呢,有老祖宗在,王氏自己都知道不可能成功抖婆母威風的!
說起來,這多年,她也是認命了,黛玉因為另有一層表親的身份在,老祖宗寵著她,自己絕對不可能用對李紈那樣的態度對她的。甚至於王氏現在都已經放棄給寶玉塞通房了,只要求黛玉能夠做一個賢妻良母,照顧好寶玉和四個孩子。
“可是你看看你二嫂子,去了南邊居然和一群自梳女混在一起!自梳女是什麼?是梳起頭發一輩子不嫁人的老姑婆!她就不怕教壞了怡姐兒和悅姐兒?不行,等她回來我一定得好好說說她!”
妍春差點沒忍住翻個白眼:【親媽!你能少給自己找點事兒麼!】
於是身為王氏身邊這些年的智腦,妍春又不得不肩負起給親媽做思想工作的重任,花了半天口舌,才說通一大半。
王氏猶猶豫豫地說:“你的意思是,你二嫂嫂這麼做,非但不是錯的,反而還能幫到你二哥哥?”
“是,人無完人,二哥哥功勞太甚,有些許微瑕,反而是好事。”
一番大道理,王氏聽得雲裡霧裡,總歸這麼多年,她的政治素養還是一如既往地差,但是想著這麼多年妍春說的好像都是有道理的,便肯歇了找黛玉茬的心思。
【親女兒說的,應該都是為我好的!】
…………………………
朝中變幻風雲詭譎,但是無非就是權力更疊的那些事兒,寶玉借十六的力,如十六的願打擊衛閣老的勢力,很快平息了京中關於他一家子的流言蜚語,也在祭灶之前把老祖宗和妻女接回府裡。
及至陛下封筆過年之前,塵埃落定,太子太傅終究是賈瑛莫屬,並於年後領職兵部尚書之位。
至於太子太保則是由吏部尚書王策兼任。
本朝同前朝不同的是,前朝東宮三師基本都是榮譽加官,主要理東宮之事的還是副職三少,可如今,陛下點的三師都是年富力強的官員,並且皆是六部之中的尚書,顯然不是擺設而已。
這麼看來,陛下倒是真心想要找人教導太子殿下如何參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