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8章 (2 / 3)

盡管馬賓鰲跟著使團隊伍多少天,就眼見了對方堅持行軍負重長跑二十裡多少天,見此還是深受震撼。

照例是城外紮營,輪番鬆散,沈林很幸運,第一批就可以進城,雖然方才拉練的時候他說這一路吃夠了臘肉、肉幹,但是進城之後還是點了涼州小吃“三套車”——涼州行面、臘肉、冰糖圓棗茯茶。

冰糖圓棗茯茶是由冰糖、桂圓、核桃仁、紅棗、枸杞、茯茶茶葉加水熬製而成,色澤濃豔、香甜可口。常喝鹹湯和姜湯,偶爾來了這麼一碗甜湯,就算禁衛軍都是大老爺們,也不得不承認它香甜美味。

就是,這年頭的冰糖還真算是吃食中的奢侈品,沈林若不是一個副隊正,餉銀還可以,恐怕也得像別的禁衛一樣拼著買一碗了——當然,禁衛軍身為軍中高富帥的代表,一半以上的人家境都是不錯的;另有少許像陳淳沈林這樣平民出身,但是沒他們能力和運氣的普通禁衛手裡不是很寬裕,便在嘗鮮之後就沒繼續喝了,轉而買了幹棗子吃,京城裡頭能夠賣上高價的棗子,在西邊也不算稀罕物了,於是有人忖度著能不能回程的時候帶上一些回去給家人嘗嘗鮮。

…………………………

過了涼州衛,便是陝西行都司,其下有一治所,更是有名,那便是張掖——取意於“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當然,張掖是前朝沿用至今的稱呼,先帝不知為何曾經想把張掖改名為甘州,最終未成,於是如今張掖仍舊叫張掖。

禁衛軍一行人在瞧見張掖城牆的時候,又看到冒大人從馬車裡鑽出來騎到馬背上開始搖頭晃腦地吟詩了。

火頭軍大廚騎在毛驢上,遠遠瞧見了,回頭吩咐下頭的人:“記著啊,今晚冒大人的親隨來取姜湯的時候,要給大分量的。”

“曉得勒!”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張掖的地理位置和水文特徵,此地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的美稱,寶玉見林如海近日胃口不太好,遂叫一更二更帶著銀錢去收了部分水稻,想來煮白米粥給岳丈大人開開胃也是極好的。

此舉在林如海看來,也算是有心了。

之後便是再往西,便是肅州衛——也就是後世的酒泉。

肅州地勢南高北低,北邊便是荒漠戈壁,叫冒炎章又犯了吟詩了的老毛病……

等出了肅州不久,抵達嘉峪關的時候,連林如海都忍不住掀起馬車簾子搖頭晃腦。

這是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歷史的崇敬,更是對奪天工之造的嘉峪關的驚嘆,這一行人中,除了馬賓鰲等半個當地人,其餘京城來的和瓦剌一行人,從未見過嘉峪關。

因為這時候的路太差、交通太不便利,絕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也不會離開家鄉那幾十裡地,更不要說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見到“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地勢天成、攻守兼備,關城由:內城、甕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簷歇山頂式高臺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臺等組成。其中,羅城之外另有外郭城,是當地百姓和駐守嘉峪關將士家眷等人居住的地方,往來商販也會在此歇腳逗留,簡言之,就是居民區。

使團一行人到的時候,駐守的盧將軍並未出來相迎,只是派了副將出來在東閘門候著。

那副將一臉地小心賠罪,說使團人多且雜,將軍有令,恕不能在內城款待林大人等,只好在外郭城騰出空地供使團駐紮。

邊說,那副將邊拱手,生怕林如海等人怪罪。

講真林如海和冒炎章都挺失落的,就連寶玉也有些遺憾。

不過因為使團隊伍裡還有瓦剌人呢,總不能領著人家去看咱們大明的軍事堡壘內部機密,故而一行人也就是匆匆而在嘉峪關外郭城駐紮。只想著‘畢竟還有回程,屆時沒有脫歡這個拖油瓶’來安慰自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