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縣令面有難色:那三個縣的人指定是不願意的,畢竟他們覺得他們距離黃河遠呢,憑啥河水猛漲就要往他們那兒洩……
李文淵一看封丘縣令的表情便知了,狠狠地罵了一聲:“鼠目寸光!”又轉頭對寶玉說:“此事,還需要勞煩賈總兵跑一趟。”
因為李文淵要坐鎮封丘,封丘縣令與那三個縣令都是平級,無法說服,李文淵擔心自己的政令過去,那三個縣陽奉陰違,便打算叫賈瑛帶著禁衛軍去傳令。
寶玉應下。
…………………………
七月初七,本該是乞巧節,女兒家對月比手巧的好節日。但是自本月初起,潼關就開始下暴雨,等到了乞巧節當夜,莫說是月亮了,就連一顆星子都沒有,陣陣驚雷響徹天際,是一場一大雨。
降水時間長達三天三夜,到乞巧節,城外黃河水已經漫過了新潼關建成以來之後有過的最高水位線。
潼關的官員和當地駐軍章將軍倒是開始慶幸:【幸好先前李禦史一行人來此,花了大工夫把地下水道和城牆都修繕了一遍,不然城內恐怕還真的會有積水。】
等到七月初八,大雨第四天了,還沒有要停止的意思,城中不少房屋已經開始坍塌,幸好當地駐軍學會燒水泥之後,因為水泥廉價,不少人家當時都買了這稀罕玩意去修修補補家裡的屋子,所以情況比預計的要,等這場大雨過去,自家也要去買水泥蓋房子,牢固呢!
再過了兩天,七月初十,潼關眾人,再也樂觀不起來了。
黃河幹流潼關河段出現最高洪水位已超出有記載以來最高水位,立在黃河岸邊度量水深的巨石已經完全沒頂了,而暴雨,仍未停歇。
雖然地下排水道已經被重新修整了一遍,但是即便二十四條全部通暢,也來不及排水,因為排出方向的潼河,已經漫出河道了,此時潼關城內低窪處,積水繼續加深。
潼關奏摺尚未入京,但是附近河段都已經傳開了,說潼關危矣。
一時間,人心惶惶,就怕潼關決堤,殃及附近縣城。
鎮守潼關的章將軍早幾日前,翻出李大人留下的防洪策,早早開始組織軍中人手灌裝沙袋,加固城牆,望著被泡在黃河水裡的城牆,章將軍萬分慶幸原本的青磚皮被禦史大人他們給發現揭穿了,若不然,泡了這麼久的水,那些青磚牆皮早就泡掉下了,水沖泥牆,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就指望著這水泥,能夠堅持到天放晴吧。】章將軍知道,城中不少富戶在一開始不對勁的時候便跑出城去高地勢處避難去了,甚至於,現在城內那些當官的都動搖著想要棄城。
章將軍想:怎麼能棄城呢?現在,只是水位暴漲而已,河堤依舊穩固,只要繼續加強巡防,不間斷地補上沙袋,潼關,還是可以守住的。
也許是老天終究垂憐潼關眾人,七月十三,大雨停歇,七月十四,天空放晴。
潼關城內積水已達三尺深。
這三尺,是結結實實的三尺,和從前因為排水不暢累積的一尺水深刻完全不同,因為此時地下排水都已經滿負荷了,只能一點一點靠著潼河水往下游走使得城內水位降低。
潼關的官員長出了一口氣,章將軍卻開始為下頭河段的人擔憂……
………………………………
寶玉得令,帶著禁衛軍去了封丘附近的中牟、蘭考、通許三縣,果然,先前封丘縣令差人來傳達李文淵的意思之後,三縣沒有一個肯照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