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旗語再次發出指示,這百人從齊步走變成正步走,原本齊步走落地的噠噠聲變成了更加有力的啪啪聲,第一行最左邊的人高喊一聲:“向左看齊!”
刷地一聲,一百人同事扭頭注視陛下和太子殿下。
十六是事先看過彩排的,於是小聲對老皇帝說:“父皇,您對他們招招手唄?”
老皇帝對於這樣的評比好奇得很,於是抬起右手沖下面揮了揮。
接受檢閱的這一百人同時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勢浩大、叫旁觀的人精神為之一振。
陳淳就在這一隊的第一行中,他聽著最左邊隊正的口號,然後用盡全身力氣喊出萬萬歲。他憋紅了臉,不知道是因為熱還是因為距離陛下如此之近而激動。
老皇帝這輩子聽過成千上萬次的萬歲,但是這一次真的可以說是比較震撼的,這一百人的吶喊絕非是一個加一個疊加起來的效果這麼簡單。
然後旗語變換,左轉的頭全部擺正、又從正步走變成齊步走、右轉、再右轉,站定之後就是一套軍體拳,八個八拍,重複兩遍。
出拳伸腿之時的嘿哈之聲也是百人異口同聲。
打完拳之後,方陣收攏,又變成縱隊,小跑回了原位。
然後是第二隊、第三隊……
整一溜下來,統共花了一個時辰,老皇帝和十六頂著驕陽,全程都看完了,從一開始的興致勃勃到之後的若有所思,老皇帝看了看小兒子的神色,在心裡滿意地點點頭:果然是有成長了,若是從前,小十六大約就真的只是看熱鬧的人吧?
遠的暫且不說,就說此刻,柳巖和楚沂在寶玉身後看得算是鬆了一口氣:還行,帶的人沒給我丟臉。
蓋是因為他們倆帶的府裡抽出的四隊,共八隊,在這次評比中剛好瓜分了前八名。
坦白說,其餘十二隊要是沒有這八隊珠玉在前,那麼也算是很不錯的了。可惜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柳巖和楚沂帶著的親府和勳二府中抽出的八隊皆是上上等。倒是叫和寶玉同科的武榜眼吳鈺漲紅了臉:我原以為自己操練士兵已經夠勤快了,沒想到啊……
看過之後,老皇帝意味深長地叫寶玉上前,先是勉勵了幾句,然後又叫他回頭上個摺子,詳細說說這軍姿操練的方法和意義。
哪裡曉得,寶玉早就有準備了,從懷裡就掏出早已編纂好的一本冊子,請呈禦覽。
老皇帝大略翻了翻,也沒多說什麼,點了點頭,就帶著人離去了。
恭送陛下離去之後,十六跳起來就給寶玉肩膀捶了一下:“好小子!你行啊!”
寶玉一臉謙遜地搖頭,心說:不是我行,只是我畢竟多了幾百年的智慧結晶。若是有朝一日,檢閱之時喊的口號是‘為人民服務’而非‘陛下萬萬歲’,我的心裡才會有那麼一絲一毫的成就感。
嘴裡說的卻是:“同我設想的,還差得遠了。”
而那五位中郎將聽了賈參將所言,心裡頭又是各自有思量。
…………………………
賈瑛的摺子和編纂的冊子在朝中還是能聽見個水花響的,但也僅僅就是一個水花響而已。
因為這樣的訓練方式雖然前所未聞,但是隻是一些軍姿的調整,又是在東宮五府三衛試行兵部天然贊同),並不涉及編制和人員調動吏部無所謂),也不需要額外的經費戶部無所謂),兩位閣老一個贊同一個不反對,所以朝中官員對此事要寬容得多,只覺得這是武狀元新官上任三把火罷了。大多數人想著:【年輕人麼,一朝得志,權柄在握,難免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
這正是寶玉希望朝中人對此事的態度,十七歲奪得武狀元的榮耀應當散去了,踏踏實實不受周圍的吹捧影響,做一點實事,才能叫那些人對他真正的刮目相看。
下頭那些今日見了陛下又得了陛下褒獎的二十小隊人大多數都在傻樂,還不知道因為除親府和勳二府之外其他三府評比結果都不能令人滿意,所以賈參將和五位中郎將下午就準備開會研究如何加大了他們訓練的強度的問題。
中午,喝著綠豆湯的陳淳被別人圍住了,畢竟他在今早上第一隊的第一行呢,而陛下,也不是對每一隊都揮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