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土地與愛情> 第二部 老鴰窩 第19章 陳國忠的兒子陳棟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部 老鴰窩 第19章 陳國忠的兒子陳棟樑

趙大牙給牛打了之後,生產隊安排賴寶慶套著牲口扶犁把下地犁地。賴寶慶琢磨著這也是一個輕快的活兒,也就依著生產隊的安排套著牲口下了地。可是,儘管他自小就在地裡跟這些農活兒打交道,但扶犁把趕牲口犁地的事兒還從來沒有操持過,牲口也不大聽他的招呼,那道墒口開得曲曲彎彎的像蚯蚓找它娘一樣沒個樣子。旁邊的炮筒子見賴寶慶把墒口開成了這個樣子,大嘴巴張得像個窯洞似的笑了一陣,說賴寶慶把牲口套反了,裡面那頭能領墒的牛給套到外面,不會領墒的反而讓領墒了。賴寶慶聽炮筒子這麼一說,重新把兩頭牛換了個位置,然後“喔籲啍駕”地招呼著牲口重新開了道墒口。炮筒子咬著他的那個禿了嘴子的老菸袋跟在賴寶慶的身邊,相幫著說教啥時候該要牲口加力,啥時候該讓牲口緊走,啥時候該拉動牛撇繩子讓牛走直了,啥時候該晃動犁把兒調整犁子的深淺。還別說,這一道墒口要比剛才那一道直多了。

炮筒子見賴寶慶慢慢地能扶著犁把兒吆喝著牲口犁地了,老菸袋從嘴裡一拔,嘿嘿一笑,說:“這活兒,好學,有兩圈地犁下來,啥都熟了。”

賴寶慶扛著手裡的鞭杆,眼瞅著前面的牲口,嘴裡“喔喔”地招呼了兩句,然後回頭看了一眼炮筒子,笑了一下,說:“沒想到這輩子還會趕著牲口犁地。”

“莊稼把式應該啥都得會,摞耙掃帚揚場鍁,毛驢騾子手裡的鞭,哪一樣摸到手裡都要能招呼。”炮筒子咬了一口他那個禿了嘴子的老菸袋,手把著菸袋杆子說。

“眼看就要進土的人了,咋的也沒有想到還會學著趕牲口犁地。”賴寶慶又瞅了瞅眼前的犁子,扶著犁把兒的手來回搖晃了幾下。

“趙大牙要是不給那頭牛打了,說不準這輩子你真學不了這活兒了。”炮筒子跟著賴寶慶,不時地瞅著賴寶慶招呼牲口和賴寶慶手裡的犁子。今兒出工的時候,馬隊長安排了,讓他先把賴寶慶教會了犁地,然後再套著他經常使喚的那一具牲口下地。可以這麼說,今兒他炮筒子有兩個勞動任務,一個是犁地,一個就是教會賴寶慶使喚牲口。

“趙大牙,嘿,夠倒黴的了,大兒子沒了,老婆也沒了,房子又給燒了,眼下連個自己的窩兒都沒有,這又給牛打了。”賴寶慶很為趙大牙傷心地嘆了口氣。

“這都是命呀!”炮筒子也很傷心地隨和著說。

“也不知道他這次給牛打得啥樣兒?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好個利索了?二嘎子這下子那孩子可苦了!”賴寶慶眨了兩下眼,心裡又對二嘎子那孩子感到沉沉酸酸的。

“咱們馬隊長和趙長臉隊長也夠意思了,這幾天分配幾個人脫坯,準備給趙大牙再蓋上兩間房子。碰上這兩個隊長,也算咱們老鴰窩裡的老少爺們兒們的福氣了。”炮筒子為趙大牙馬上能住進生產隊為他們爺兒倆蓋的房子感到寬心了些說,“我家二愣那小子聽說生產隊要為趙大牙重新脫坯蓋房子,這兩天一頭的勁兒拉土和泥,光著腳丫子在泥裡來回地踹,昨個也不知道給泥裡的啥東西把腳也給割了,就那樣,還一身的勁兒呢。”

“說起脫坯,馬隊長是看我力氣不如以前了,也沒招呼我去。其實,脫坯這活兒,我也算得上是個行家了,多少泥對上多少草,不用打堆兒,眼一瞅就有個八九不離十。打十、五六歲就開始折騰那東西,這是多少年了呀。”賴寶慶似乎為自己現在的身子不爭氣很懊悔,“我脫坯,那泥和到啥程度,不用手捏,搭眼就能看出來夠不夠勁道,就能斷出啥樣的泥脫出來的坯能經多少年。泥要和得勁道,在下坯模子前要摔得出韌勁兒,下了坯模子,要扎得實在。這樣脫出來的坯不怕雨淋雨澆,壘到牆上禁得起水泡。”他還是由不住還是說出自己多年來琢磨出來的脫坯的經驗來,“收工之後我得去場子上看看,看他們脫的坯是不是像個模樣。”

“村子裡都知道你是脫坯的好手,歲月不饒人呀,不是年輕力壯的時候了。”炮筒子嘆了一口氣,把嘴裡的菸袋拔出來,嘴裡冒了一股子煙,說,“脫坯這活兒看著不咋地,實際上很費力氣。三十郎當歲,誰也不把身上的力氣當一回事兒。這人一進了四十,眨瞪就感到不一樣了,趕在緊忙的季節,就感覺睡不過來困癮了,有個傷風頭疼的,三五天也不見有啥好轉。三十郎當歲的時候,傷風頭疼一挺就好了。說到底兒了,這人一到了四十,身上的零件不行了。”

炮筒子跟著賴寶慶犁了幾圈地,見賴寶慶能很熟練地招呼著牲口扶著犁把兒了,把手裡的菸袋往抬起的鞋底兒上一磕,就去地頭套他使喚的那具牲口了。在他走到地頭的當兒,他忽然看見陳國忠的寶貝兒子陳棟樑拎搭著兩手啥也不幹地在田地裡溜躂,陳國忠這兩口子太把兒子當嬌寶蛋仔子了,二十來歲的後生了,還捨不得讓他出工幹活掙工分,整天讓這孩子閒置著。嘿,人家的孩子人家願意咋的就咋的,反正不讓自己出力氣養著。他心裡很不平靜而又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然後吆喝著兩頭牲口給牲口套上了牛梭子和牛籠嘴子,手裡的鞭子在空中炸了一聲,“喔”地一聲喊,那兩頭牛就很聽他的話地弓起腰拉起了犁子。

木匠陳國忠膝下就這麼一個兒子,也不知咋的了,女人再也沒有懷上。一個兒子就是一個根,打兒子小時候,他們兩口子就像寶貝一樣在手裡捧著,唯恐有啥閃失,這個寶貝就給摔打碎了。俗話說,嬌慣無孝子。可陳國忠很放心,雖說他們兩口子把兒子時刻當寶一樣心疼著,可兒子很懂事兒,從沒在外面給他們惹出啥事兒。平時也很少說話,整天像心事兒很重的樣子不願意跟任何人說話,就連他們兩口子,也問不出這孩子整天都在想些啥。這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要跟著老少爺們們出工幹活,可陳國忠兩口子說這孩子還沒有成家,還算不上是個大人,堅決不同意讓這孩子早起晚歸地跟著老少爺們兒們到田地裡出大力流臭汗。就這樣,陳棟樑不像與他同齡的孩子那樣跟著老少爺們兒們耕種四季,而是閒置著整天在家聽陳國忠給他買的那個話匣子,聽得累了,就在村子裡來回溜躂一會兒。

陳棟樑站在田頭的小路上來回向著遠處的看了一陣,然後會低下頭在心裡琢磨一陣誰也不清楚的心思,琢磨著有關這片土地的傳說。

這裡只是一片山崗,山勢不高,重重疊疊。說是它們重重疊疊,聽起來像是一座挨著一座似的,其實它們之間隔著很遠的一些距離,只是數量多了些,就顯得重疊了。嚴格說起來,這些山並不能叫做山,只能算是丘。儘管如此,若干年來人們一直把它們叫做山。與外界的人們談起這些被他們叫做山的丘來,這裡的子民很是驕傲,因為自古以來這些山上樹林茂密、各種山果和小體型的野獸填充了一代代人的飢腹,幫助這裡的老少爺們兒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災荒年月。正因如此,每年的春節和中秋,人們總是很虔誠地面山而貢,感謝山神的庇佑。雖然沒有哪一個人曾經看到過山神,但人們還是深信山神的存在,並且十分折服于山神的靈通。據說,民國的時候,曾有一幫遊走的劫匪闖進這片山崗,轉了幾個晝夜,竟沒能轉出這片山崗,最後一個不落地死於此處。劫匪死後人們感到蹊蹺,這些劫匪身無傷處,個個褲子里拉滿粑粑屎尿,臉上都顯得一副十分驚恐的樣子。有好事者請來一位半仙,半仙圍著這些劫匪的死屍轉了七七四十九圈兒,很是莊嚴地念了一陣誰也聽不懂的咒語。有人說這是半仙在用神語與山神交通。果真,半袋煙的工夫,半仙打了個哈欠,慢慢張開雙目,然後煞有介事地告訴人們,劫匪闖進來之後,山神用了障眼法遮住了劫匪的雙眼,讓這幫劫匪在這片山裡轉來轉去,待劫匪精疲力竭,山神又指木為兵,滿山的樹木搖身怒吼,結果劫匪個個膽破,驚嚇而亡。人們有的半信半疑,有的點頭稱是,還有人當場就五體投地跪下來“咣咣”磕了幾個響頭,感謝山神的庇護。後來,天下騷亂,匪類猖獗,但懼於山神的神通,沒有哪一撥劫匪膽敢再來侵擾於此。就連日本鬼子來了,據說也繞道而行。但是,繞道而行的日本鬼子還是留下幾個人在山裡轉來轉去,用一種人們不曾見過的東西在地面上照來照去。最後,一個日本鬼子激動得不能不行了,用生硬的中國話對著天空狂亂地吼了一陣:“煤炭大大滴有!煤炭大大滴有!”正是小鬼子這樣一聲狂呼驚叫,周圍的鄉親們開始在小鬼子的看押下築路修道挖井打洞。一車車黑燦燦的煤炭被小鬼子拉走了,一撥撥鄉親們死在井下了。有人不解,問半仙的後世大半仙:“小鬼子就指甲蓋兒那麼大的地方,竟敢來咱們這裡撒野搶奪?山神就不會再發一回怒?難道山神也怕小鬼子不成?”大半仙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嘆息道:“世人不濟啊!世道不濟呀!”問大半仙的人更是納悶,心裡還是期盼著山神哪天能夠發怒。山神倒沒有發怒,被打痛的美國人發怒了,兩顆原子彈扔給了廣島和長崎。本來已被愛國將士打得有些招架不住的小鬼子這下子蔫了,兩手一舉,投降了。但是,在投降之前,一名鬼子軍官一聲令下,數以千計的炸彈把這片山崗炸成了荒山。

自己就生長在這片山崗裡的一個村子裡,不過沒能趕上看到被日本鬼子炸荒的山,因為從算起來應該是爺爺輩分的那代人開始,辛勤的勞作已經讓這裡的山崗重新樹林茂密,幾乎被小鬼子的炸彈炸得絕種的小型野獸們又繁衍生息出滿山的後裔。聽長者們說,野生的山菜和活物又一次幫助人們度過了三年的自然災害。就是這片山崗,養育著一代代的鄉親們。古語話說的沒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山崗子就養育了這裡的祖祖輩輩。陳棟樑看著遠處的幾座叫做山的崗子,父親經常講給自己的有關奶奶的生死不知咋的了,這個時候很清楚地映在了眼前。

“棟樑啊,知道你奶奶咋的死的嗎?”陳國忠時常這樣跟陳棟樑說及往事,“你奶奶,也就是我娘,她可是為了咱們家的那片山地死的。當年,小鬼子為了修道,要毀咱家的山林,你奶奶不肯,拿著砍柴刀就要和小鬼子拼了命。小鬼子用機槍把你奶奶打成了馬蜂窩,還一把火把你奶奶的屍體給燒了。這缺德斷後的小鬼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鬼子要斷家人的活路,奶奶自然拼命。儘管爹爹隔三差五地跟自己講奶奶的生死,可自己聽不厭。雖然奶奶沒能砍死一個鬼子,那也算得上女中豪傑了。

“棟樑啊,咱們這山崗可真是寶地呀,上面長樹,長小野獸,下面還長煤炭。你說哪個地方能有這樣的寶地?雖然咱們老鴰窩村子不大,可世世代代有多少人,又有哪個人不是這山崗子和這片土地養著的?一代人沒了,一代人又長起來了,一代人起來了,又一代人沒了。將來我要是沒了,你就把我埋在山上,哪個地方高就把我埋哪兒,死了我也得看著這山。”

爹爹或許是老了,總愛這樣不停地說,有時候也這樣自言自語。也難怪,一生幾十年都在這山崗子裡轉,一草一木都轉出感情來了。想到這些,不知咋的一回事兒,陳棟樑竟然覺得心裡有一股子很重的委屈,為了眼前這片土地?為了整日勞碌的老少爺們兒們?為了老少爺們兒們起早貪黑最終一年到頭啃著雜麵疙瘩活命?

遠處趕牛犁地的炮筒子搖著手裡的鞭子,很響地在空中炸了幾聲,同時還扯著喉嚨很得意似的吆喝兩句牲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