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竟是如此,敝寺歡迎之至。不知這位大師法號?”天鳴禪師笑道。本在意料之中,那便來吧。
“小僧薩迦寺住持八思巴,不知高僧名號?”八思巴雙手合十,作揖答道。按著原著與歷史的話,八思巴應該是二十左右年歲,如果我沒算錯的話,若是算錯了就劇情需要……據《西藏王臣記》記載:“幼而穎悟,長博聞思,學富五明,淹貫三藏”。)
“老衲乃是少林寺方丈天鳴,與八思巴大師見禮。”天鳴禪師雙手合十,作揖笑道,“既是遠來高僧,怎麼能招待不周?請到裡面先用茶?”
“不用那麼許多規矩,該做什麼先做了再說。茶待會兒有的是機會喝!”八思巴笑道。當然,若是贏了,少林寺任他出入,想怎麼喝就怎麼喝。
“既是比武切磋,此地寬敞,正是不二之選。不知貴客以為如何?”天鳴禪師笑道。
“在這裡便在這裡,小僧客隨主便。”八思巴笑道。
一個個笑臉相迎,卻是笑裡藏刀。在某些利益上,高僧也是不肯放手的。
…………
雙方涇渭分明,場地之中暗流湧動,至少氣氛如此。幸好不在寺裡,不然就玷汙佛門聖地了。
“遠來是客,如何評定勝負,怎樣規矩,先請貴客先定。”天鳴禪師說道。只是說“先請”,可沒說完全由你來定,姜還是老的辣,這是在做口頭文章。
“也不多說,簡單一些,按著中原規矩,三局兩勝。”八思巴笑道。群毆自然是最有效果的,但是若要降服人心,唯有一對一單挑才是令人信服的最佳手段。而且,三局兩勝也是講究排兵布陣的,例如“田忌賽馬”。)
“他敢如此提議,自是胸有成竹,以為勝券在握。我少林寺自是底蘊深厚,只要盡出克敵之人便可,管叫他輸得一敗塗地。”天鳴禪師心裡想道,然後便笑道:“如此甚好。遠來是客,你們先請出人吧。”
八思巴哪裡看不出這個老和尚的意圖,無非就是見機行事、後發制人,於是意味深長地冷笑了一聲,卻也不推辭,右手一揮,早有一個藏僧上了場中。
“根本看不出他們的武功來路,想要‘下駟對上駟,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果然不行嘛,卻是難辦了。”天鳴禪師心裡犯難,原因正是“知己不知彼”,如此唯有聽天由命了。於是,他狠心叫道:“無色,你上!”
無色禪師少年時出身綠林,後來入少林出家為僧,在禪門中數十年修持,佛學精湛,成為少林羅漢堂首座。他雖然僧佛之氣濃重,但心中往日豪氣仍是不減,此刻面對敵手,亦是信心滿滿。
“貧僧無色討教了。”無色禪師說道,雙手合十,作揖。
“噶爾寫故事的時候,起名字什麼的最麻煩了……)討教。”藏僧噶爾應道,雙手合十,作揖。
終於要開打了。打鬥描寫什麼的也是好麻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