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道之外幻想> 144.口舌之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4.口舌之爭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楊過和小龍女二人暗中跟著蒙古軍隊來到重陽宮外,一路小心謹慎,加之二人本就內力高深、動作平和,一眾蒙古高手都沒有察覺到他們的存在。至於小龍女的金色圓球為什麼沒有發出“叮鈴鈴”的動靜,那是和莫名其妙就能從背後掏出武器一個道理——劇情需要!)

忽的,蒙古軍隊在離重陽宮不遠的林子外停住了腳步。接著,只見一隊人馬繼續向著重陽宮前進,其中以一個蒙古高官為首,瀟湘子在一側相護。剩下的人竟是四散分開,悄無聲息地包圍起了重陽宮。

“果然,蒙古人可不是善類!看來全真教這次是在劫難逃了。”楊過輕聲笑道。

“怎麼會?過兒你不是要幫他們?”小龍女疑惑地問道。

“幫自然是要幫的,但是絕對不是一開始就出手,至少要等到那幾個老道士和金輪法王他們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出手才盡顯人情。”楊過就是要打這樣的算盤。就算過後全真教的道士們察覺到這一點,又能怎樣,還不是照樣欠著天大的人情?

“過兒,你變得好壞。”小龍女笑道。祈禱,她並沒有被楊過帶壞!

當然沒有,人的性格一旦穩固,若想改頭換面,要是沒有經歷大悲大喜這樣的事情,真是難於上青天了。那楊過呢?他知我知天知。終於走上了腹黑的不歸路……)

“壞嗎?也許吧……道法自然,隨心而已!”楊過笑道。既然如此,何必在意。

…………

重陽宮的後殿內,尹志平等一眾三代弟子聚在一起,商討蒙古冊封之事。

待坐下之後,尹志平率先說道:“此事體大,小弟不敢擅自作主,要聆聽各位師兄的高見。”

趙志敬搶先道:“蒙古大汗既有這等美意,自當領旨。可見本教日益興旺,連蒙古大汗也不敢小視咱們。”說著神情甚是得意,呵呵而笑。

李志常搖頭道:“不然,不然!蒙古侵我國土,殘害百姓,咱們怎能受他敕封?”

趙志敬道:“丘師伯當年領受成吉思汗詔書,萬裡迢迢地前赴西域,尹掌教和李師兄均曾隨行,有此先例,何以受不得蒙古大汗的敕封?”

李志常道:“那時蒙古和大金為敵,既未侵我國土,且與大宋結盟,此一時彼一時,如何能相提並論?”

趙志敬道:“終南山是蒙古該管,咱們的道觀也均在蒙古境內,若是拒受敕封,眼見全真教便是一場大禍。”

李志常道:“趙師兄這話不對。”

趙志敬提高聲音,道:“哪裡不對,要請李師兄指點。”

李志常道:“指點是不敢。但請問趙師兄,咱們的創教祖師重陽真人是什麼人?你我的師父全真七子又是什麼人?”

趙志敬愕然道:“祖師爺和師父輩宏道護法,乃是三清教中的高人。”

李志常道:“他們都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愛國憂民,每個人出生入死,都曾和金兵血戰過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