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 第四百四十四章 鳳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四章 鳳陽 (1 / 2)

“你的意思是咱們去攻鳳陽?”張獻忠眉頭緊皺,不確定的道。

“義父,孩兒這些日子也想了,那汪秉忠所言也並無道理。江南兵弱,當初就連數十名倭寇都能橫行數省,咱們手下這些百戰雄獅,未嘗不能在江南打下一片根基。況且,江南富庶,天下皆知。

當初,太祖皇帝朱元璋乞丐出身,都能夠雄踞江南,以至於成就大事,孩兒就不相信了,咱們比朱元璋差在哪?他能做的,咱們為何就做不得?”

張獻忠聽後哈哈大笑,“我兒所言極是,我張獻忠說起來出身貧寒,但到底還是做過捕快之職,比起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知強上多上,那姓朱的就能一步登天,永享國朝,沒道理我張獻忠就不行。既然如此,咱們就揮師向東,先拿下鳳陽,斷了他朱元璋的龍脈再說。”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張獻忠從來就不是什麼猶豫不決之輩,要不然也走不上造反這麼高風險高回報的康莊大道上來。當天晚上,張獻忠軍趁著夜色,甩開一直追擊的左良玉軍,全軍向東,朝著霍邱,鳳縣等諸縣,目標直指鳳陽。

崇禎七年三月二十五,比歷史上整整提前了一年時間,仿若宿命一般,張獻忠中在一個大霧天氣抵達了鳳陽城外。

鳳陽是大明的中都,國朝祖脈之所在,本身並無城牆守衛,怕的就是城牆掩蓋了鳳陽的龍氣,影響了國朝的國運。

與歷史上不同的是,此番張獻忠兵少,並不足以圍困鳳陽,只在鳳陽南面駐紮,準備進攻鳳陽之策。

然而,鳳陽知府顏容喧見張獻忠遠道而來,且勢單力薄,於是鼓動鳳陽守將朱國正出城剿匪。

鳳陽守將朱國正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在鳳陽常聽人言,陝西,四川,河南大亂,流匪遍地,官軍不能制。那時候朱國正就嗤之以鼻,在他看來,流賊就是流賊,一群烏合之眾罷了,遲遲不能剿滅,要不就是地方官軍無能,要不就是有人慾養寇自重。

此番,賊軍東泛鳳陽,正是武人用命之所,豈能輕易放過?再者說,萬一鳳陽城下的張獻忠逃了怎麼辦?

於是,趁著張獻忠剛到,立足未穩,朱國正盡起鳳陽城中守軍兩萬,以泰山壓頂之勢向城外的張獻忠撲來。

張獻忠沒想到城內的官軍竟然敢出城,儘管敵我雙方差距十倍,張獻忠卻依舊大喜過望,對身邊的艾能奇道:“官兵驕橫,敗之易耳。”於是,親自率兵向朱國正迎了過去。

雙方在鳳陽城南二十里處大打出手,然而剛剛接觸沒多久,張獻忠便命令手下大軍大喊:“敗了,敗了。”隨後,張獻忠帶兵掉頭就逃。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朱國正果然以為張獻忠不堪一擊,剛剛接觸,張賊就全軍潰敗,頓時愈發張狂,下令全軍追擊。

張獻忠一路逃竄極為‘難看’,隨身攜帶的糧草,兵器,鎧甲,旗幟,散落一地,被身後的官軍一一撿拾。後來,或許是還要加快速度,張獻忠軍竟然將隨身攜帶的金銀等物也都扔了出去。

身後的官軍追至,見路兩旁盡是黃白之物,頓時行伍盡散,人人跑到路邊去撿拾金銀。走在官軍中部的朱國正頓覺情況不妙,連忙下令,讓禁止士兵撿拾金銀。然而,命令一連下了八道,正在發財計程車兵卻充耳不聞,眼睛中只剩下仍在路邊的金銀。

就在此時,前方的張獻忠忽然率軍折返回來,向正在撿拾金銀的官兵衝來。官兵行伍散亂,根本毫無防備,被張獻忠一擊而潰,全軍大潰而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