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如此我就放心了。”裴小二覺得房間內還是有些燥熱,來到門口,推開了房間大門,一陣透骨涼風瞬間席捲而來,將房間內的殘存的熱氣一掃而空,“劉長樂的定國軍隨後便到,他的定國軍乃是我裴家軍中主力,這次西進我特意將劉長樂的定國軍留了下來,便是要用在現在。
有了定國軍的三萬大軍,即便是朝廷大軍圍剿,我也敢帶著他們前去會會官兵,掂量掂量他們到底有幾分幾兩。”
就在均州裴小二等待馮克斌資訊的時候,大明京師一場朝會正在舉行。
今日一早,一場小雪洋洋灑灑下了一個時辰,雖說不大,但也將天地間一切的事物蓋上了一層薄薄的積雪。
乾清門,崇禎頭上的白髮有多了幾根,就連眼角也漸漸出現一絲絲魚尾紋。眼袋處,可以看出已經用了不少胭脂水粉塗蓋了一遍,但仔細一看依舊能看出裡面略黑的眼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乾清門前方的廣場內,大明眾臣子跪在冰冷的地磚上,山呼萬歲。寒風呼嘯,儘管官員們早就有所準備,在官服下面都穿了一層厚厚的棉襖,但一些年邁的官員依舊抵擋不住這刺骨的寒風。
自崇禎登基以來,立志做箇中興之主,故每日勤勤懇懇,卯時準時參加早朝,每日批改各地奏摺到夜間子時點是很常見,勤勞程度堪比太祖洪武皇帝。
但大明在他這個殷勤的指揮下,每況愈下,不僅關外建奴愈演愈烈,就連內地的流民這兩年眼見也逐漸形成了氣候,攻城略地摧城拔寨,勢力宛若癌細胞一樣漸漸擴散到了大明整個北疆,地方督撫不能制,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地方草寇追著大明官兵打,真是一群酒囊飯袋。
鴻臚寺官員先出班,對皇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人數,這些都是以前報備好了的,等鴻臚寺官員退出去之後,大朝終於進入最‘激動人心’的奏事情節。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王承恩向前一步,高聲呼道。
“臣,巡撫陝西練國事有奏:‘崇禎以來,陝西亂民四起,臣巡撫陝西以來,夜不能寐,日夜枯思其中原由,略有所得,奏與陛下,今日最難有五:一曰缺兵。大盜起延綏、榆林,兵不足,轉調甘肅,自寧夏、甘肅再喪師,今防插漢尚不足,能分以剿賊乎?榆林兵只五千,陳奇瑜率以剿賊,而防秋又當西還,則兵愈少。
二曰缺餉。西安、鳳翔兵荒,所留新餉,即使支用一空,仍不抵三鎮之用,司府無銀,軍餉將安出?
三曰缺官。荒盜頻仍,有參罰戴罪之官,有追贓客死之官,有失城就逮之官,道府之官尚且不願上任,何況有司?今官缺三十餘員,何以治民辦賊?故缺官宜急補,而參罰亦宜少減也。
四曰宗祿。奏俗囂悍,貧宗尤甚,垂涎賑金,漸不可長。
五曰驛地。秦、晉驛遞,例不全給,今募夫之苦,更加千倍,故人人思逃。凡在要衝之地,宜全給糧餉以安其心。’”
練國事自然沒在朝中,他的奏疏乃是透過通政司遞送過來。練國事的奏疏在群臣之中引起一陣喧譁,群臣議論紛紛,卻沒人肯站出來說自己具體看法。
糾察御史趕忙站出來,咳嗽了兩聲音,道:“諸位大人,注意儀態。”
感謝大家的支援,求銀票+收藏!
喜歡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請大家收藏:()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