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圍繞在裴小二身旁的將領著實不少,但卻沒有一人能夠說出此將姓甚名誰,隸屬於哪支部隊。
這種情況其實也正常,隊伍大了,人數多了,鬼知道他們都姓甚名誰,能把向下三級的名字都一一記住,並能一口叫出來就已經相當不易了。
裴小二也不為難他們,“去問問此人是誰?軍中有這麼勇猛的勇士,應該給予嘉獎。”
作為新生勢力,裴家軍的辦事效率可比官兵高的多得多,短短半個時辰之後,便將此人的來龍去脈摸得一清二楚,並呈報給了裴小二。
“回大將軍,此人名叫田升年,上一次我軍在魯陽縣募兵時參軍,此人力大無窮,一頓飯能吃三個人的份量,與他同隊之人沒有一個能在力氣跟吃飯上比得過他,”劉長樂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哦?有意思,此人現在是什麼職位?”裴小二接著問,要知道裴家軍擴張極快,能在軍中待滿三個月的基本上都能混上個一官半職,並且不僅僅是老兵,新兵在軍中表現的好的話,同樣可以混個職位,按照此人的本事怎麼著也不該是個大頭兵啊!
“回大將軍,一來,由於參軍時間不長;二來,此人生性桀驁不訓,參軍以來屢犯軍規,頂撞上司,就在昨天還因為質疑上司,捱過幾個軍棍,所以這就是他還是一個大頭兵的原因吧!”劉長樂慢慢的將剛剛查明的事情與裴小二一一說出。
裴小二點點頭,不再說話,怪不得此人一直是個大頭兵,要知道裴家軍在裴小二立軍之出便最重軍紀,哪怕此人有通天本領,一旦與軍紀相抗衡,不服管教,那便於升遷脫離了干係。
這樣的做法有利有弊,利處便是大軍內高度集權,令行禁止,堅決服從,沒有絲毫質疑,這就保證了裴家軍效率奇高,與這個時代大多數軍隊的天然不同;至於弊端則是容易埋沒人才,人才麼,總有點小脾氣,容易與軍規格格不入,被打壓也是常有的。
所以這就需要裴小二經常發掘自己軍中的人才,作為補丁,保證大軍的人才不被埋沒。
“攻城結束之後,讓此人來找我,如此人才怎能不賞?”
“是。”劉長樂應是之後,目光隨即看向了那田升年,他知道這個田升年算是入了裴小二的法眼了。
就在此時,一道快馬飛速駛來,徑直來到裴小二面前,翻身下馬,半跪行禮道:“報,大將軍,南陽城南二十里外,發現大隊官兵。”
喜歡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請大家收藏:()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